第271頁(1 / 1)

等他笑停歇了,忍不住拍著宮令箴的肩膀,&ldo;宮愛卿,你這妻子娶得不錯,好眼光!&rdo;此時,梁東海的星星眼則給了林蔚然了,宮大少奶奶,厲害。而旁邊站著的沈導禾丞和姜監事都羨慕地看著宮令箴,他這妻子娶得太對了。看過插秧之後,皇上便擺駕回宮。其餘人亦陸續回府的回府,回導禾署當值的回去當值。只餘馮詠文皓等人在組織佃戶們辛勤地插秧,人多力量大,不過兩日時間,他們竟然將兩百畝的農田全部都插上秧了。五六日的時間,等旁邊地裡的稻秧好不容易長到四五片葉子時,國公府名下的那一片地已經是綠油油一片了。他們之前插下的稻秧已經站住了,並開始返青。這一片兩百多畝地的稻秧,挺直了枝杆迎風招展,甚是壯觀,看著就喜人。每天都會有不少農人駐足觀望,不少老農驚歎,大戶人家腦袋瓜就是聰明,連種地都比他們這些積年的老農要強。人家之前不種則已,一種就是一鳴驚人啊。不提當天夜裡,林蔚然因為那句玩笑似的吃飲飯的話,被咱們的宮大人摁在床榻上狠狠收拾了一回。期間林蔚然還嘴硬,取笑他軟飯硬吃時,宮大人笑而不語。翌日,宮令箴去上值,心裡經了昨日,皇帝的心情應該好一些了,是時候提一提那群倒黴蛋了。但到了宣政殿,卻發現,皇帝的心情似乎好過頭了?&ldo;宮愛卿,來,來這裡‐‐&rdo;宮令箴剛踏入宣政殿,就被泰昌帝招呼著上前。宮令箴發現泰昌帝整個人很興奮,看著手中的那道奏摺雙眼放光,拿奏摺的手竟然微微顫抖。這讓他生出了好奇,皇帝手中的那道奏摺裡到底寫了些什麼。只見奏摺上寫著:論科舉改革之淺見。看到這幾個字,宮令箴渾身一震。整個奏摺由此次科場舞弊的事展開來寫,議瞭如今科舉由三師主持的弊端。言:三公基本上都是出身世家,所以他們做主考官,這樣學子基本為他們門生,或者考中者基本都是世家子弟,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皇權的消弱,不利於皇帝對朝堂的把控。建議皇上對科舉進行改革,具體的改革辦法,先是大部分取察舉制,廣設書院,增加生源。在京試之後,擇出一部分優秀的學子,加一道殿試。殿試的題可由皇帝擬定亦可由指定大臣擬定,皇帝可從中擇優選拔選取人才。透過考核之貢士,謂天子門生。這些天子門生,亦會感激皇上而非太師太傅等人。如此一來,皇上也有人才可用。並增設三科頭名稱呼,院試頭名謂案首,解試頭名為解元,京試頭名為貢元,殿試頭名為狀元。殿試除頭名狀元外,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看完這張奏摺後,宮令箴面上一派平靜,內心卻是波濤洶湧的。天子門生這個想法,怎麼與他心中的一個雛形如此相像?他是有打算再琢磨三四年,等將這個想法及相關的考試製度成熟完善之後再向皇帝提的。難道這世上竟有一人與他想法如此相像嗎?並且還走到了他的前頭?&ldo;宮愛卿,想不到吧,這奏摺乃右諫議大夫蕭與和遞上的。&rdo;蕭與和,蕭凡!&ldo;想不到他有如此大才‐‐&rdo;是啊,連他都沒有想到,宮令箴垂下眼瞼,遮住了此刻的諸多情緒。思及他近來收集到的訊息,蕭與和似乎常登竟陵王府的大門呢。&ldo;朕記得你和與和是好友吧?好好,你們都是朕的肱骨之臣啊!對了,還有競陵王!朕記得你們經常夜宴投壺‐‐&rdo;此時,宮令箴已經將心中的震驚的情緒收拾妥當了,當下笑道,&ldo;皇上,這都是臣成親前的事了,成親後臣可沒再徹夜不歸府喲。&rdo;泰昌帝噴笑,&ldo;你的意思是林氏將你管住了?&rdo;宮令箴摸摸鼻子,&ldo;那個,皇上,林氏她有身孕了,年紀又還小,為臣總得多看顧著她一些。&rdo;泰昌帝也想到懷著龍胎的皇后了,神色一柔,不再取笑他們夫妻,而是說起別的話題了。話題最終還是回到這科舉改制上面,如今泰昌帝的全副心神都在這上頭,&ldo;宮愛卿,你覺得蕭與和這個科舉改制的提議如何?&rdo;宮令箴笑了笑,說道,&ldo;蕭大人他在摺子上提了當今科考的弊端,也提了改制的好處。卻不曾提到改制也有不妥之處。&rdo;&ldo;如何不妥?&rdo;宮令箴斂眉,說道,&ldo;科舉改制,意在削弱世家,為寒門爭取晉身的機會,由此減弱世家對皇權的影響以及制約。&rdo;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