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取士人數會比之前還要增加兩成,考試的難度還會降低,並且三年後才能再次科舉,而非每年一次了。聽到這些,考生們大多都願意並且感到慶幸。只是前面考得好的,比如謝洲之流,他們本來就考到了前十。重考於他們而言的風險很大,誰也不敢保證他們能拿到之前那麼好的名次。如果沒有最後一條補充,那麼這道標為科舉改制的補充說明的聖旨,不過是犧牲極少數人的利益,成全了大多數人而已。但有了最後一條的補充,這下皆大歡喜,之前進士科與秀才科前十的考生都有機會讓皇上直接閱卷,這是多麼難得的榮耀與機會啊,也是最真實的檢驗。種種舉措出來,消彌了考生們的不滿情緒,考生們滿意了,他們背後的家長世家們自然氣就順了,不再胡攪蠻纏。聽到考生們都回去埋頭苦讀了,而不像之前那樣,流連於酒樓妓院。泰昌帝很高興。&ldo;看來這事不是不能成功,而是看由誰來做。&rdo;泰昌帝回過味兒來了,如果這事還將由蕭凡等人,仍舊是一團糟,但換了宮令箴,三言兩語便將世家們的逆反情緒給捋順了。泰昌帝只當是宮令箴的幾條建議扭轉了他們對科舉改制的牴觸。卻沒考慮到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隨著時間的發酵,這些世家們也漸漸接受了事實,畢竟皇帝金科玉令是不可更改的。但是吧,這事還真不能再由蕭凡等人來做,否則這些世家一樣會繼續不依不饒。一句話,就是不能讓蕭凡他們那起子人摘得果實。泰昌帝將功勞歸於宮令箴,也不算錯。畢竟這些世家們就是打聽到了這幾條建議是宮令箴提出的,意見那是沒了的,而且這幾條意見話裡話外都是替他們那些參考的考生們爭取權益的,他們怎麼會反對。更別提前面那些因為鬻買押題集,而深陷牢獄之災的世家子弟們,還是他給撈出來的。皇上張了這樣一紙皇榜,他們也算得了梯子,順勢就下來了。泰昌帝看著宮令箴,很滿意他收拾爛攤子的能力,比蕭凡強太多了。如果朝中能多一些如他一樣忠心又能幹的臣子,他這皇帝就輕鬆多了。泰昌帝心中一動,暗下了一個決定,此時尚未到時間公佈。皇帝的這一決定讓很多人都措手不及,不提大臣們的反應,林蔚然是懵了,而林昭然則是駭得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泰昌帝的這一決定,相當於科舉改制所有攫取的好處分潤給了宮令箴,即相當於,她從宮令箴那裡偷盜的政績又以另一種方式又回到了他手中。而他們白忙了一場,魚沒吃著,反倒惹了一身腥。一時間,林昭然沮喪極了。宮令箴如常一般掐著點回府。可他剛踏進大門,旁邊就躥出來一人,&ldo;大少爺,您可回來了。&rdo;文輕也被唬了一跳,一個箭步身體下意識就擋在宮令箴身前。宮令箴定睛一看,認出這丫環是他們景鑠院的,是個二等丫環?&ldo;怎麼了這是?&rdo;&ldo;是這樣的,大少奶奶在哭‐‐&rdo;聞言,宮令箴的腳步一窒,心一揪,他那小妻子他是知道的,很多人和事都不放在心上。能讓她哭了,得是多嚴重的事啊。&ldo;發生了什麼事?&rdo;他抬腿就往景鑠院而去,步子比平時快了幾分。那丫環吱吱唔唔的,文輕不耐,&ldo;主子問你話呢,你倒是說呀。&rdo;那丫環心一橫,&ldo;大少奶奶是因為想吃的東西吃不到才哭的。&rdo;宮令箴的腳步微微一頓。而文輕則是踉蹌了一下,他看向那丫頭,你這樣敗壞大少奶奶的名聲,大少奶奶知道嗎?景鑠院的人見到自家大少爺回來了,一個個如釋重負。&ldo;大少奶奶在哪裡?&rdo;&ldo;在西側間。&rdo;一見到自己,小妻子就撲了過來,抱著他的腰嗚嗚地哭著。宮令箴先是將她的腰攬住,然後回頭一個眼神,丫環們嚇得連忙將門給關上。他這也是為了她好,以免她回過神來,發現一世英明掃地。宮令箴抱著她坐在臨窗大炕上,&ldo;想吃什麼?我讓人去買。&rdo;他這麼一問,林蔚然更覺得委屈了,眼淚壓根就止不住,&ldo;買不到的。&rdo;&ldo;那就讓人買材料回來做。&rdo;林蔚然扯著他的衣襟,&ldo;買啥啊,壓根就沒有賣。我想吃東坡肉、香爆肥腸、回鍋肉、糖醋排骨,嗚嗚……&rdo;她打小就是以豬肉為主食的,來了這裡,富貴是富貴了,豬肉也吃不上了。這裡都是以羊肉為主,雞鴨鵝次之,牛肉也別想,耕牛都是寶貴的。此時的豬肉都是沒去勢的豬肉,味道腥羶得很,完全沒有後世豬肉的甘醇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