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計較的話,他遲早會被李元嬰氣死!
馬博士朝李元嬰微微頷首,表示自己知道了,讓他別再埋汰同窗。人家不要面子的嗎?雖然唐觀性情是老成了些,也不太愛給人笑臉,但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沒必要人人都活成一個樣,就興你活潑外向,不許人嚴肅點嗎?
早課期間所有人都知曉國子監要弄個監生會的事,集體吃上午一頓時都三三兩兩地坐一起討論起來,紛紛猜測這馬博士他們會提名哪些人,到處都是“你肯定會被提名”“你才是你才是”的虛偽客套對話。
唐觀這個被李元嬰當眾點名的,默不作聲坐在杜荷等人旁邊吃飯。他們都是家裡交了“添名錢”的,如今國子監大門緊閉,不許他們再去大門口取食盒,他們自然只能乖乖過來領飯菜。
不僅杜荷這邊一場沉默,房俊那邊也都覺得事情不太妙。這什麼監生會,不會是衝著他們來的吧?想想往後要處處被約束,所有人都覺得前途無亮,心情沮喪得很。
他們雖不能繼承爵位,卻也能靠蔭官謀到讓許多人羨慕不已的好差使,憑什麼受這份罪?!
李元嬰可不在乎房俊等人的心情,他摩拳擦掌準備把自己的想法在國子監一一嘗試個遍,好用的將來他就照搬到他的大書院去,不好用的往後便不提了!
反正進了國子監,李元嬰簡直沒有一天是不快活的。他發現天底下的能人太多啦,個個的見識都很好,眼界不同,監生們連講述他們家鄉的風土人情都比他們從前聽說的更豐富、更有趣。他想好好和這些年紀比他長上幾歲的監生做朋友,每日便卯足勁跟著他們一起讀書,半天都沒落下。
……
這天下午孔穎達準備去國子監走一趟,看看馬博士他們怎麼把監生會的班子搭起來,沒想到突然有人過來傳話說李二陛下想去國子監走一趟。
弟弟和兒子女兒都在國子監裡,李二陛下想去看看也很正常,只是今天這情況有點特別啊!
孔穎達怕到時會出現混亂,便把李元嬰出的主意提前和李二陛下說了。
囫圇著把籌辦“監生會”的事講完,孔穎達道:“馬博士他們都認為此事可行,我便允了。”
李二陛下道:“這小子別的不行,主意倒是多,這才去國子監幾天?各種想法就一個一個往外冒!”
別看李二陛下這語氣挺嫌棄,實際上他心裡很是驕傲,國子監這地方聚集了不少經學大家,其中不乏不想為朝廷效力,只勉強答應出山教教學生的。這些清高孤傲的名宿大儒,現在可都覺得他這么弟聰明機敏主意正!
孔穎達從秦王府時期就跟著李二陛下了,哪會看不出李二陛下嘴裡在罵心裡在得意?他識趣地沒多說,引著李二陛下和魏徵他們微服巡幸國子監去。
李二陛下一行人行至國子監,發現到處都沒見著人,找人一問,原來趕巧碰上馬博士他們宣佈監生會班底人選,監生們都去校場那邊集合了。
孔穎達讓人不要聲張,親自帶著李二陛下一行人前往校場。
這時馬博士他們已經講完設立監生會的章程,正好到宣讀提名名單的關鍵環節。
負責念名單的是那日食堂裡想要多要點飯的大胃監生,名叫鄭石。
鄭石胃口大,嗓門也大,但他聲音洪亮方正,很有氣勢。平時大家都嫌他嗓門太大,不愛和他說話,嫌他吵得耳朵疼。
李元嬰認識鄭石之後覺得這是個巨大的優點,跑去和馬博士推舉了他,說往後有什麼大事正好可以讓鄭石來宣讀。
鄭石以前挺自卑的,吃得多被人嘲笑是飯桶,控制不住的大嗓門也總被人嫌棄。這次攬下這麼個大任務,他腰桿挺得筆直,頭一次覺得自己這把大嗓門真的很不錯。
換成別人,他們能把名字念得讓幾千個人輕鬆聽清嗎?不能!
他就可以!
元嬰師弟說得沒錯,他娘給他生的嗓門是頂好頂好的嗓門!
站在校場邊上的李二陛下也把鄭石的大嗓門聽得清清楚楚。再定睛一看,這監生身量高大,五官端正,背脊挺得筆直,精神頭著實不錯。
李二陛下朝孔穎達誇道:“國子監當真人才濟濟,這孩子瞧著就很不錯。”
孔穎達雖沒認出鄭石是誰,還是捋須應和道:“野無遺才不正是陛下的心願?”
李二陛下最愛聽這樣的話,心情頗好地繼續聽鄭石念名單。
鄭石唸到了李元嬰所在齋堂的人選。
馬博士他們提名的人選首先是唐觀和鄭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