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1 / 2)

小說:閒唐+番外 作者:春溪笛曉

只是這事贏的人並不怎麼值得高興,整件事裡就沒一個高興的人。不過不管怎麼樣,老四已經就藩了,接下來應當不會再有這樣的風雨才是。

李元嬰心情轉好,跟著小夥伴們一起等著看月考成績。

今年國子監考得不錯,博士們對他們的學業也抓得更嚴,怕來年考得不如今年好,墮了國子監的聲名!

豐泰樓如今可是拿國子監當招牌的,李元嬰對國子監監生們的學業上心得很,不僅積極監督他們好好休息好好鍛鍊,還忽悠監生會領頭組織起學習小組來,每天除了上課和吃飯都拉了一堆人一起搞專題討論。

國子監裡都是沒到二十歲的年輕人,青春正茂的年紀,自然都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還真別說,這兩個月討論下來,還真理出了不少推陳出新的觀點與意見。

李元嬰最厲害的是哪邊的學生他都認得,學經義的、學字學的、寫算學的、學律學的,他統統能拉到一塊,一個棘手的難題集一眾所長很快便能迎刃而解。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思維相互交融,為參與的每個人都碰撞出了全新的思考方式。

魏姝幾人每天也都參與李元嬰這種討論,不過發言的時間少,記錄的時間多,分門別類地替李元嬰把各種新想法記錄下來。

李元嬰這群人逐漸形成了一個不小的圈子,這個圈子裡有唐觀這樣的官員子弟,也有許多出身貧寒的寒門子弟,更包攬了國子監內僅有的四個女孩子,走到哪都非常顯眼。

這天月考成績一公佈,榜單前列幾乎全被李元嬰這夥人佔了。主要是李二陛下喜歡的是上手就能用的實用型人才,但凡是隻會死讀書的,只會發表些老一套觀點的,全部都得往後排,給有想法的人讓路。而李元嬰這群人恰好就像一泓活水,心思活泛得不得了!

當然,也有掉隊的,比如李元嬰這回就掉到了後面,因為他的想法太離經叛道。他洋洋灑灑地寫了一通,說什麼男女都一樣,建議女孩子也允許參加科舉,尤其是已經讀過書的世家女子,理應給她們一個機會表現表現,充分利用好世家大族培養出來的優秀人才。

李元嬰得了個末等還很不服氣呢,跑去找馬博士理論:“我這文章哪裡不好了?像媚娘她們那麼聰明的,難道不該給她們同等的機會?世上有多少男的能比她們書讀得好、主意拿得準?”

馬博士和他分辨:“她們這樣的終歸是少數。”

李元嬰道:“我還覺得聰明的男孩子也是少數呢。一年出個一兩個媚娘和姝妹妹這麼聰明的,不就夠了!”

馬博士反問他:“一年能出一兩個嗎?”

李元嬰一想,他活了十二年了,也只遇到這麼幾個,確實不多。李元嬰還是不甘心:“反正這是野有遺才,不好不好!”

馬博士捋須道:“便是允女子參加也沒用,寒門女子就不說了,她們連識字的機會都沒有;你說的那些世家大族養出來的女兒,怎麼可能出來考科舉?她們的聘禮最少都是幾十萬錢,每日過著悠閒自在的生活,憑什麼出來吃這份苦頭?考上科舉,那也是從末等小官做起,有沒有晉升之路還不曉得,值得讓她們放棄優渥的生活出來拋頭露面嗎?”

李元嬰和馬博士嘀咕:“姝妹妹她們就願意的。一輩子待在小小的後宅之中有什麼樂趣可言?外面的世界那麼大,難道只有男孩子能看得,女孩子看不得?”

馬博士搖著頭說:“自古以來便是如此,豈能輕改?”

李元嬰想來想去,終歸沒琢磨出說服馬博士的好說法,只能帶著自己評了末等的文章回去了。

……

就在李泰剛剛遠離長安的時候,戴亭一行人終於從吐蕃遠道而歸。他們帶回了不少牛馬、香料、藥草,隊伍浩浩蕩蕩,十分引人注目。人還沒到,訊息已經傳回洛陽長安,說是茶葉賣得極好,換回了不少牛馬。那牛可壯實、那馬可高大了!最稀奇的是,這隊人還趕了好幾頭犛牛回來,那犛牛毛特別厚,角特別威風,看著就很稀罕!

商隊去的時候帶了百來個和尚,回來時少了一半,不是出了意外,而是暫留在吐蕃那邊講經,準備下一趟再跟著東歸。戴亭這次回來,帶回的除了茶葉換來的牛馬和各種吐蕃特產之外,還有關於文成的訊息,他把所得交給董小乙處理,給國子監裡的李元嬰遞了訊息。

李元嬰得知戴亭回來了,和孔穎達告了各假,出國子監與戴亭見面。吐蕃路途遙遠,光是往返就得半年功夫,戴亭在那邊搞買賣、探聽訊息又費了不少功夫,所以這一別就是將近一年。

李元嬰讓戴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