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嬰和蕭德言聊了一會,才知道李二陛下被人炮轟了一天,慘得很。他忙別過蕭德言,積極地去給他皇兄送溫暖!唉,他是高興了,可苦了他皇兄啊!
李元嬰跑去找李二陛下好生關懷了一通,讓李二陛下別管那些胡說八道的人,有本事他們就自己寫一篇比媚娘那答卷還好的文章出來!李元嬰安慰完李二陛下,又試探著問:“皇兄,等我從太原回來,您是不是就讓我去封地了?”
李二陛下原本聽李元嬰張嘴叭叭半天都沒分他一個眼神,聽他這麼問才扔下手裡的摺子看他一眼。
李二陛下的表情看不出喜怒,李元嬰心裡打著小鼓。他積極表態:“等我去了封地,一定時時給皇兄寫信!要是皇兄您許我回來,我就每年回來看您!”李元嬰極力遊說李二陛下,“不是說要幫您修一條路到泰山的嗎?我先去探探路,到了封地一準想辦法給您把路修出來!”
李二陛下這才應了他一句:“行。”
李元嬰高興不已,趁機問出更得寸進尺地問題:“那我什麼時候可以去吐蕃看看文成?”
李二陛下道:“等大唐做到你說的敦親睦鄰再讓你去?”
背後搞事要有背後搞事的覺悟,不是所有人都是傻子,看不出你的意圖。當初隋煬帝也想用驅虎吞狼之計,可惜做得太拙劣,被人殺得倉皇南逃。
別人去吐蕃李二陛下都放心,有信心讓吐蕃那邊好生接待。但李元嬰不同,李元嬰出了那麼個主意,還自己暗搓搓搞了那麼多動作,萬一松贊干布和祿東贊覺出不對,找個由頭把他弄死在吐蕃怎麼辦?
見這件事沒商量的餘地,李元嬰不吱聲了,又同仇敵愾地幫李二陛下罵了一會人才溜走。
雖然吐蕃沒得去,但去太原和就藩之事定了下來,也夠李元嬰高興老久了。
可惜城陽不能一起去。
城陽的婚期本就定在春闈放榜之後。
中舉之後衣錦還鄉的、覓得良緣的都不少,朝廷很人性化地留了段空檔讓他們享受人生各大喜。
城陽的婚期正巧在這個空檔裡。
皇家嫁娶還是挺容易的,一切都有人操辦好,自己只要出個人就好,當初李治也是這麼和王氏成婚的。城陽也沒操半點心,在此之前甚至還全副身心投入到複習之中。
如果說李元嬰是大唐頭一個進士親王,那城陽其實是大唐頭一個進士公主。
比起對武媚的複雜觀感,眾人對城陽還是很欣賞的,對杜荷這個準駙馬都十分羨慕,因為不是每個公主都像城陽這麼性情溫柔、才學出眾,駙馬真不怎麼好當!
城陽出嫁當日,李元嬰這個當么叔的自是當仁不讓地當了送親使,親自把她送到杜荷手裡。
等他們正式搬進公主府後,李元嬰尋了機會過去遊說杜荷跟他去封地。
杜荷在東宮當差,既然成了李承乾的妹婿,前程自是不會差的。不過李元嬰還是覺得男兒志在四方,總窩在東宮著實沒什麼意思。
雖然他和太子不能比,但是外頭天大地大,做什麼都痛快,城陽好好的進士身份也不會白白浪費!
到那時,他叫他皇兄許他造大船,大夥一起出海耍耍!
杜荷到底是個年輕人,被李元嬰這麼一說自然很心動。他去和李承乾說了此事,正巧李承乾也覺得自己沒什麼能幫李元嬰的,便讓杜荷只管跟著李元嬰去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