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1 / 2)

小說:閒唐+番外 作者:春溪笛曉

很快收到新提示:你的好友皇兄,魏徵,長孫無忌,房玄齡已點贊。

小王爺:?

這可是關乎自己能不能考中進士的重要時刻,李元嬰也沒睡懶覺,早早呼朋喚友過來等候放榜。

李元嬰不知道的是,關於這次進士科的排名,閱卷考官們的意見很不一致,差點沒捋起袖子打一場。

一開始大夥都還挺冷靜的,心平氣和地坐一起改卷子,畢竟卷子都是糊名謄錄的,他們都不知道自己拿到的是哪個考生的考卷,便都按照自己的看法給評了等次。

今科考官都是李二陛下點的將,主考官是馬周,當然,李二陛下掛名進士科主考之後,他就光榮退位為副主考了。

但是活依然都由馬周來做。馬周是個很有想法的人,當初李二陛下登基後給昔日夥伴佈置作業,讓他們都寫點心得總結交上去給他瞧瞧。結果其中一個人寫得特別好,李二陛下一看,這不對啊,怎麼這大老粗想法這麼多這麼細緻了?

李二陛下把人叫來跟前一問,才知道這傢伙找人代筆了,代筆的人正是馬周。李二陛下於是給馬周安排了官職,時常聽取馬周的意見。

比如以前宵禁時一直是派人奔走呼告,馬周看了覺得費人費力,當即上書表示可以擊鼓為號。自那以後,坊市開門關門都以鼓聲為準!

馬周就是這麼個思維活躍的人,他出身寒門,銳氣十足,一力推舉自己評閱的那份考卷為讀來痛快淋漓,其中提出的許多舉措又不失可行性。不管怎麼看,這都當得頭名!

別說什麼文無和一篇普通文章擺在一起,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

有人喜歡,自然有人不喜歡。有人就認為這個考生語氣太狂傲,帶著點指點江山的狂妄,不太符合他們中庸和謙和的追求。

如果說這時候大家只是因為個人偏好不同而爭執的話,那等到初始排名擬定出來、找出原卷核對名狀之後,兩邊的爭執就徹底白熱化了,甚至有人臨陣倒戈認同了反對一方的觀點,認為這不僅不能得頭名,還應該黜落!

馬周雖也覺得這個第一不好定,但是聽其他人說不僅不能得頭名還要黜落,他反而堅定了保它第一的想法。他直接提出最終解決方案:“那就讓陛下定奪!”

沒辦法,這份答卷出自武媚之手。這武媚曾是李二陛下的才人,外頭現在還偶爾能聽到“莽國王一言失美”的傳奇故事,武媚該不該得第一還真得李二陛下來定奪,畢竟誰也不知道李二陛下是不是和故事裡那個“莽國王”一樣痛失所愛、輾轉反側!

有武媚這個靶子在,其他人的排名反而沒人在意了,都按照草擬的排行直接定下,由馬周拿著這份極具爭議的排名去找李二陛下核定。

李二陛下接過看了起來。

這次進士科取了二十五人,比原定的二十人多了五個。

這也是李二陛下授意的,因為哪怕城陽她們考上了也沒法外出為官,等於白佔了名額。為了保證人才輸入,他多許了五個名額,允許他們有符合要求的就挑足二十五個,沒有的話自然寧缺毋濫。

看到馬周寫在最前面的名字,李二陛下臉就黑了。雖然早有預料,但馬周真把這樣的名單呈給他,還是讓他心情不太好。主要是,武媚曾經是他後宮裡的女人,現在不僅混進了科舉裡,還佔了榜頭!

哪怕李二陛下覺得李元嬰編的什麼“莽國王一言失美”完全是瞎扯淡,這一刻還是忍不住代入那個看著“心愛的女人”吐氣揚眉、越活越精彩的“莽國王”。

讓他來決定讓不讓武媚排第一,豈不是等同於讓他自己打自己的臉?!

李二陛下不滿地看了馬週一眼,覺得馬週一點都不會做人,居然讓他來做這樣的事!

可惜李二陛下比馬周清楚外面的情況,武媚那篇文章已經越傳越廣,基本上長安城裡能識字的人都能幾句!

主要是李元嬰這廝覺得光在館報上刊出不太夠,還叫人把裡頭振聾發聵的幾段話編成歌兒在豐泰樓裡唱,現在人人都知道今科舉試出了篇精妙絕倫的好文章!

要是把這個頭名換給別人,那最好就是把這個人的文章死死捂好,絕對不叫外頭的人看到,否則兩篇文章很容易被擺在一起比較!偏偏這一年的考生之中沒有特別出彩的,完全沒人的答卷能明顯壓過這篇文章!

這件事其實一如李元嬰所說的那樣,既然他已經允許她們參加科舉,就該有容忍她們可能金榜題名、名列前茅的胸襟。

人的才識與學問,一靠天賦,二靠培養,缺一不可,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