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心情並沒有好轉。
對太子輕易受制於侯君集這件事,李二陛下有些不滿意,他在李承乾這個年紀的時候已經能獨當一面,為大唐在外攻城略地。相比之下,李承乾這個太子的表現著實不行。
這些事得等解了東宮之困再說。
李二陛下面色晦明不定。
……
侯君集自控制住東宮,每日都在於幕僚商量如何圍殺李二陛下。這種事拖得越久越容易生變,他必須要在有人發現端倪、向李二陛下通風報信之前設好殺局。
李承乾每日困坐東宮,坐立難安,既擔心李二陛下的安慰,又安心太子妃和幼子受難,心中極為煎熬。
隨著御駕臨近驪山一帶,這兩日在朝臣面前裝作為太子病情憂心忡忡的侯君集天還沒亮就悄然出了城,領著親信調動兵馬在御駕必經之道上設伏。
這天一早林間霧氣氤氳,侯君集莫名想起了當初發生玄武門之變的那個清晨。那時他們捨命幫李二陛下衝殺出去,殺了隱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
他們手上曾為李二陛下染過李家人的血。
是李二陛下辜負了他們。
侯君集握緊手中的刀。
既然已經殺過李家人,那再殺一次也沒什麼要緊!
晨光初現,一隊車馬由遠而近,從旗幟和規制可以看出那是御駕歸京了。侯君集感覺渾身血液都在翻騰,不僅不覺緊張,還異常興奮。只差這一步,殺了李二陛下,殺了這些煩人的老臣,天下就是他的了!
在確定御駕進入了包圍之後,侯君集朝埋伏在四周的親信舉刀示意——
殺!
作者有話要說: 小王爺:?
御駕確實是御駕,車上卻沒有他們想象中的人。在利箭破開御駕的一剎那,侯君集就知道一切都完了,這些天的美夢該醒了。李二陛下從十幾歲開始就跨馬揚鞭征戰天下,既然有信心東行封禪,自然不會在防衛方面留下那麼大的破綻。
最大的可能是,李二陛下在請君入甕。
他是入甕的人。
侯君集腦海中閃過過去的種種。他本是坊間浪蕩兒,每日最大的煩惱不過是自己的衣袍沒同窗好,自己喝不上想喝的好酒。李二陛下和他也差不多,他們遛狗鬥雞,快活自在。是什麼時候開始變得不一樣了?
玄武門之變前夕,李二陛下猶念著兄弟情義,是他們一力勸李二陛下先下手為強,也是他們衝殺在前為李二陛下殺出一條登基血路。他們陪李二陛下走過最艱難的時光,為什麼卻不能在李二陛下登基後享無邊富貴?
不是他的錯,這不是他的錯!
是李世民的錯!
是他不公,是他對功臣不公!錯的不是侯君集,錯的是李世民!
侯君集提著刀上前,往那空無一人的御駕上狠狠地砍了一刀,那日撫過的御座在他腦海中掠過。可能是老天可憐他,讓他在上面坐了一遭,哪怕沒有人向他俯首,對他而言也算是一場美夢。
李二陛下思慮深遠、成算在心又如何,他的兒子是廢物,他的兒子能輕而易舉地被人控制奪權。
有這麼一遭,李二陛下能放心閤眼嗎?
侯君集仰天大笑起來,笑聲帶上了幾分癲狂:“就算我死了,大唐又能好到什麼時候?這天下,本來就是有能者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