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從李元嬰那邊收回去。
魏姝起初不知是什麼事,小心地擺了蒲團在魏徵身邊坐下細問,才知道這事與李元嬰還有關係。
魏姝依稀見過那位武才人幾面,不過沒有正式結識過,聽說是賜到李元嬰身邊去了,她心中有些好奇,說道:“不知她是個什麼樣的人。”
魏徵是外臣,自然不知身在宮中的武才人是什麼樣的人。他看了眼魏姝,說:“我如何能知道?”
魏姝篤定地道:“滕王殿下不會隨隨便便和陛下要人,其中必然有些因由。我聽殿下提起過她,說她學識廣博,每回他想找什麼書,她都能準確無誤地幫他找出來。”魏姝的想法和李元嬰不謀而合,“陛下能隨便把她給了滕王殿下,必然不甚看重她。既是如此,還不如讓她到殿下身邊去,這樣的人一輩子困守宮中太浪費了。”
魏徵道:“既已入宮,便得守得住寂寞。今日陛下開此先河,焉知來日百姓之家會有多少人效仿?”
見魏徵如此堅決,魏姝不再與魏徵多說。她走出外間思來想去,覺得自己得給李元嬰傳個信,把這事和李元嬰通通氣,免得李元嬰被她祖父打得措手不及。
在魏姝看來,既然武才人在李二陛下那邊不重要,於李元嬰而言卻是有用之人,那自然是去李元嬰那邊好。
魏姝尋了紙筆,躲在樹底下飛快地把自己知曉的情況寫在信裡,並在信中表達了自己對李元嬰這個決定的支援。他們的書院要開得足夠大,正需要厲害的人來籌謀,既然李元嬰都誇這武才人聰明,她覺得拉武才人一起來開書院正適合。
不經魏徵的手,魏姝自是沒門路傳信入宮的,不過圖書館那邊有李元嬰派出宮坐鎮的人,魏姝和他們熟悉,徑直去了圖書館那兒託人儘早把信送到李元嬰手上。要不然的話,可能她祖父明天就要把摺子遞上去了!
李元嬰身邊的人都是從小給他講故事講出來的,口才好,人也伶俐。他們早就知道李元嬰鑄的金牌只給了魏姝一個,自是不敢怠慢,當著魏姝的面便派了個人趕在宮門落鎖前回宮遞信。
魏姝見他們辦事這麼利索便放下心來,踏著夕陽走回家。魏徵已經寫完一份聲情並茂的勸諫摺子,正在屋裡煮茶喝,見魏姝從外頭回來,便問:“怎地又出去了?”
魏姝可不會承認自己給小夥伴通風報信去了,坐到茶壺前接過煮茶的活,邊仔細地把茶末取出來放入水中,邊埋汰起自己祖父來:“祖父您喝著殿下送來的茶,卻要壞他好事!”
魏徵橫了魏姝一眼,冷哼道:“他總來拐帶你出去玩的事我還沒和他算賬,他們兄弟倆幹了這種渾事我豈能不上書勸諫?若我不勸諫,等天下罵聲四起就遲了!”
魏姝知道自己說不過魏徵,不再多說,專心煮茶。
很快地,茶香飄了滿室。
李元嬰有時候挺沒心沒肺,有時候又很有心,有什麼好東西都先給自己喜歡的人送一輪。
這茶就是李元嬰送來給魏姝的。當時李元嬰討了幾枝她種在院中的茉莉作交換,說這花開得好,聞著香,他弄幾枝回去送他娘。
結果第二天,李元嬰又來了,還送了她幾盆花當賠禮,說回去他娘罵了他,說他不該折她的花,種出那麼好的花不知得花多少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