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頁(1 / 2)

小說:閒唐+番外 作者:春溪笛曉

魏姝氣結:“為什麼我來罵?”

李元嬰理所當然地說:“你比較兇,我兇不起來。”

魏姝不想理他了。敢情他想當個慈愛好耶耶,她就得當個兇阿孃?!

魏姝不理李元嬰小半天,李元嬰才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己惹魏姝生氣了,趕緊去和武媚討教一下怎麼才能讓他姝妹妹消氣。

得知兩個人為什麼鬧彆扭,武媚有些哭笑不得。

這小夫妻倆親都沒成呢,居然因為管教兒女的問題起了矛盾!

武媚對這種小吵小鬧可沒經驗,只能無奈地說道:“姝妹妹不是小氣的人,你和她好好說,她不會不理你的。”

李元嬰一想也對,沒再找人求教,仗著臉皮厚跑去追著魏姝哄,拍著胸脯打包票說以後別說罵孩子了,打孩子也由他來,兒子要是頑皮,他一準打得他們屁股開花!

女兒就算了,女兒不禁打的,教育幾句就成。

魏姝聽李元嬰信誓旦旦,也覺得鬧這樣的彆扭有些好笑,哪還能生李元嬰的氣。

兩個人重歸於好,李元嬰才和魏姝商量起正事來,他準備從李二陛下手裡再騙點人來,哦不,再討點人過來。

有了便宜紙墨,印刷書籍方便了許多,有朝廷的支援,圖書館已做到遍地開花,成為各個州府的標配建築。

眼下孫師的《千金方》馬上要下印了,印完這批人手就有了空檔,李元嬰準備讓各地圖書館徵集農具、糧種、果蔬和經濟作物介紹,收集到足夠多的資料之後叫董小乙在圈起來的實驗基地裡搞搞試驗,挑選出最省力、最高效的農具,品質最好、最高產的品種,靠著各地圖書館的影響力進行宣講和普及。

說到底,現在土地還是百姓的根本,他們要是能讓百姓更省時省力地種出更多糧食,百姓肯定願意聽。

李元嬰準備在《齊民要術》的基礎上,印一本及時更新、淺白易懂的農書,推行各種新農具和新糧種。

有些工具哪怕只是一個想法、一個雛形,他也願意叫人去嘗試一下。畢竟試出來了,對百姓對朝廷都大有益處!

所以這麼重要的一件事,李二陛下不得給他分撥點人手?

這些人手裡面最好有懂農桑的,懂天文地理的,會搞文學創作的,會興修水利的。反正,只要朝廷有、只要朝廷願意給,滕州這邊都需要!

李元嬰這人是典型的得寸進尺,最會順著杆子往上爬。他估摸著李二陛下不生他氣了,就開始搞事情。這批人他不是直接要了不還,而是借調過來用用,一切他投錢投人研究出來的工具和技術都會向整個大唐推廣,所以,他覺得開著口一點都不害臊。

李元嬰寫完信,親自把它交給信使,拉著人家的手殷殷叮囑對方一定要快些把信送到李二陛下手上。

都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他心裡可是很急切的,多來點人手,他跟滕州一干豪強富戶吹下的牛逼才能實現啊。最好就是在年前把人撥過來,年後他就可以帶著人到試點縣去擺顯:跟著滕王,什麼都有!

李元嬰美滋滋地送走信使。

秋收之後百姓都清閒下來,除卻要修橋鋪路搞基建的三個試點縣,大夥都有點養膘躲冬的想法,開始窩在家裡不動。

李元嬰一心撲在《齊民要術》季刊的籌備上,到處跑來跑去延請本州、鄰州有名的名宿大儒出山,做好李二陛下不給人的兩手準備。

魏姝和武媚等人也沒閒著,商量著帶人到下面的鄉縣去宣講。

滕州書院早在一開始就開設了女子學堂,這兩年來上學的女學生卻少之又少,魏姝幾人都覺得再動員動員,給女孩子們講講學點本領的好處。

要宣講也不能毫無準備,尤其是不管魏姝還是武媚、城陽,都不是普通百姓出身。

她們要麼出身官宦之家,要麼家中家底豐厚,城陽更是生在皇室之中,生來衣食不愁,一般女孩子的煩惱她們很少會碰上。

魏姝覺得她們要是貿然去宣講,怕是起不到好效果,還是先了解一下她們為什麼不來唸書比較好。

魏姝叫人尋來一批城中商婦,不是安坐家中享富貴的那種,而是隨丈夫到處跑動、甚至自己販賣些小玩意的。

這些商婦乍然聽說準王妃要接見自己,覺得既驚又喜,紛紛找出自己最體面的衣裳前往書院。到了書院外頭,她們簡直認不出這是過去幾年那片荒涼的野地,滕王殿下給滕州帶來的改變實在太多了,她們自覺自己是商戶出身,也沒敢多往書院這邊跑,怕擾了讀書人的清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