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塊錢,捐了兩個孩子,監獄把這個事作為教育犯人重生的一個很好的專案。我們去採訪犯人,他們說,相信我們,捐的全是乾乾淨淨的錢。安徽一個班的小孩寄過來一個捐款箱,上面寫著每一個人的名字,裡邊都是一毛兩毛的毛票。收到這個捐款箱的時候,我就想,熬了那麼多的夜、受了那麼多的罪,全都值了,覺得自己特別欣慰,覺得生活是有價值的。
姚明是我們的形象大使,他在參加啟動儀式的時候,我們同時請了兩個孩子,兄弟倆,來自甘肅。他們老家特別貧困,喝水靠雨水,我們做的節目就叫《驢背上的兄弟》,因為這兩兄弟用一條驢幫人到很遠的地方去馱水回來賣,好大的一桶水五毛錢,這樣來掙錢上學。今年他們全考上大學了,一個是大連海事學院,一個是北京物資學院。金榜題名,很高興啊,但是不要說兩個兄弟,家裡連一個人都供不起,爸爸在外打工,媽媽有病,怎麼辦?愁得不行,來參加我們的啟動儀式,第一次出門,第一次坐火車,第一次到北京,第一次到人民大會堂,第一次見到姚明。在啟動儀式上,他們講自己的故事,而且講了一句話,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姚明說這句話對他有很大的啟發。人的出生不可以選擇,但是後面的路可以決定自己走,後來他就資助了這兩個孩子,這兩個孩子的命運可以說徹徹底底地改變了。姚明比較低調,這個事情就一直沒讓報道。後來,歌手孫悅、騰格爾也都資助了孩子,水木年華給我們製作演唱了主題歌。
我們做這個節目就是要喚起這種誠信互助的社會風尚,而且要透過我們的節目把這種和諧的景象傳遞給大眾。
夢霞:“圓夢行動”的拍攝地點都在偏遠的農村,對記者來說應該是非常艱苦的,他們也有非常難忘的故事吧?
姜秋鏑:這個節目做下來,對我們全體人員來說都是一次心靈上的洗禮。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我們去的地方,全是一些中國最最貧困的地方,好多地方都不通車。有的記者為了採訪到某個孩子,拍到孩子家裡的情況,他要扛著機器走幾個小時的山路,還有的要翻過一座又一座的大山,本身是非常非常辛苦的。所以我們自己就說,我們是一些草根記者,要有一種悲憫的情懷。我們的記者往往被採訪物件所感動,很多記者主動給這些孩子捐錢,或者買一些吃的,買一些衣物送給這些孩子。好多記者去的地方都不通路,住在老鄉家裡面,走的時候往往還會留下錢。有個家庭為了孩子上學把家裡豬賣了,我們的女編導還給人買了兩頭豬崽。像這樣的事在我們欄目都已經習以為常了。今年“圓夢行動”捐助者的名單上,有很多欄目組的成員,包括我們部門主任、製片人等等很多人的名字都在上面。我記得有一個編導跟我說過,他說我們今年夏天做的事情,能夠讓我們死後上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