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六路耳聽八方的單打獨鬥能力,一種是分工合作,習慣於把背心交給隊友的配合模式。
隨著戰鬥的持續,隨著媒體的參與,隨著聯賽戰績一般的資訊被人統計起來,訓練營裡的摩擦也變的越來越正式,越來越有組織性紀律性了。
不正式的挑釁會被報紙大幅曝光,變成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同時……始作俑者也會成為眾人鄙夷的物件;
缺乏準備的挑釁,則會降低自身所屬陣營的勝率,成為同伴們抱怨的物件,能夠志願參加遠征隊的年輕人,那都是有理想、有志氣、熱血澎湃的傢伙,怎麼能容忍這種事發生。
於是,在一次又一次越來越大規模的鬥爭當中,一個個小團體開始出現了,具備領導能力的人開始顯露出他們的領導天賦,感染旁人,將一小撮人漸漸凝聚成一個團體。
每個人也都開始找到了自己在團體中的位置與模式,或者是攻堅手,或者是輔助者,或者是防禦者,優秀的組織策劃者,演變成參謀一類的角色,當然,更多的人沒有這樣那樣的天賦,所以他們開始習慣於聽從指揮者的命令。
也有人始終與團體格格不入,無論在怎樣的爭鬥中都是單打獨鬥,這樣的人會在激烈的競爭中不斷碰壁,直到最終堅持不下去,選擇一個小團體加入,或者是……變成訓練營裡的異類——
他們的確擁有那種可以不斷挑戰自我不斷變強的強者意志與天賦,他們的成長速度遠遠超過了普通常人,幾乎可以與團體的成長相媲美。
總而言之,爭鬥從來沒有被嚴厲的禁止過,訓練營的導師以及新聞媒體的工作者們,就每天躲在暗處,將訓練營裡這所有一切變化,點滴不漏的記錄在本人上,以作為將來遠征軍組建之時,編配隊伍的第一手資料。
當然,這一切都不乏楊帆暗地裡的推波助瀾……
訓練工作如火如荼展開的同時,楊帆的太空工廠也全力以赴開工著,第一批訂單為常規教練武器及相關道具,第二批訂單則是域甲訓練機以及練兵傀儡。
適應每個人風格的域甲不是那麼容易做的,更何況最終誰能入選遠征軍誰又不入還沒有結果,現在就開工純粹浪費,只能製作一些任何人通用的普及型,讓志願者們預先熟悉一下機甲的操作。
至於練兵傀儡,其實也就是楊帆將轉化完成的鐮骷傀儡加以改造,令他們恢復身為鐮骷時的戰鬥模式以及侵略性,讓新兵們能在與鐮骷的真實對抗中,熟悉遠征將面臨的困難,最終達到完全適應的目的。
第9章 組建遠征軍
熱火朝天的訓練場面感染了幾乎所有的人,一批批熱血沸騰的年輕人投入了訓練營……
到最後,凡是符合條件可以報名參加的,幾乎都報了名。
以報名為榮,不報名為恥,這在年輕人中已是一種潮流,當然,潮流背後不乏某些人的幕後推手……
這個世界到如今統共有約一千萬人口,僅訓練營裡最後就達到了兩百萬之多,餘下的全是老弱病殘婦幼,倘若將所有參加訓練的人都算成是士兵的話,這個社會的軍事化程度叫人髮指。
當然,遠征事實上是用不了這麼多人的,主要是因為楊帆將這種趨勢,當成了一次難得的普及教育的機會。
以大義的名義,把所有年輕人都拐進訓練營,經過一段時間考察,就會有專門的資料評估系統判斷他們的潛力,觀察他們的喜好,確定他們的成長方向。
然後,或者將他們編入後勤部、技術部,或者將他們編入網路部、參謀部,總之總有安排他們繼續深造的地方。
沒有人察覺,最終能夠編入戰鬥部隊的,千人當中差不多也就一個……
經過訓練營裡的系統學習,以及裡世界系統的宣傳教育,楊帆相信,這一番操作下來,整個世界的知識普及度都會提高一大截。
在不毀滅世界的前提下,戰爭是人類的催化劑,這的確是至理名言沒錯。
當然,諸如此類的戰備競賽,所消耗的材料以及資源那也是天文數字,倘若換成了之前任何一個幻都政府,僅供應兩百萬人吃喝拉撒一天恐怕就要傾家蕩產了。
也就是有楊帆這麼個存在,賠本賺吆喝的為世界政府張羅,方才勉強維持了整個計劃的順利進行……
遍佈於地球同步軌道之上,數量越來越多的太陽帆衛星,從太陽的輻射中汲取了無窮無盡的能量,然後無窮無盡的能量轉化成了合成食物,轉化成了晶核鑄模,轉化成了腦維儀與裡世界網路,轉化成了其他日用商品以及軍事化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