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主要的是使他的演講能毫不停頓,滔滔不絕地講上一小時零一刻鐘。他只停頓了一次,嚥了好一陣唾沫,但立刻振作精神,更加口若懸河地說下去,來彌補這個間歇。他一會兒換一隻腳站著,眼睛盯著陪審員,對他們曲意奉承;一會兒看看筆記本,聲音平靜而老練;一會兒又用慷慨激昂的語氣控訴,身子忽而對著旁聽者,忽而對著陪審員。只有那三個被告他一眼也不看,雖然他們都睜大眼睛望著他。他的演講引用了當時在他們圈子裡很流行的最新理論。這種理論不僅當時很時髦,就是到今天也還是被看成學術上的新事物,其中包括遺傳學、先天犯罪說、龍勃羅梭①、塔爾德②、進化論、生存競爭、催眠術、暗示說、沙爾科③、頹廢論。
①戈勃羅梭(1836—1909)——義大利精神病學者,刑事人類學派的代表,認為“犯罪”是從有人類以來長期遺傳的結果,提出反動的“先天犯罪說”。
②塔爾德(1843—1904)——法國社會學家,刑事學家。
③沙爾科(1825—1893)——法國神經病理學家,曾著書論述催眠術。
按照副檢察官的判斷,商人斯梅里科夫是個強壯淳樸的俄羅斯人,天性忠厚,氣度寬大,輕信別人,以致落入無恥男女之手,不幸喪生。
西蒙·卡爾津金是農奴制隔代遺傳的產物,一生備受壓迫,缺乏教養,毫無原則,甚至不信宗教。葉菲米雅是他的情婦,是遺傳的犧牲品,身上具有精神退化的種種徵狀。但造成罪行的主要動力是瑪絲洛娃,她是頹廢派的最惡劣代表。
“這個女人,”副檢察官眼睛不看她,說,“受過教育,因為我們剛才在這個法庭裡聽到她掌班的證詞。她不僅能讀書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