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我下車時,真的雨滴變得稀疏了,我安然到了朋友家,回頭一看,窗外又是傾盆大雨。
幾年前我曾經寫下來五個秘密心願,認真地發願了幾次,兩年之內這五個心願全都實現了。但是,就像我在本書中指出的心想事成的陷阱,有些願望實現後,其實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或是以一種可笑的方式應驗。另外就是,我付出不小的代價。我這時就回想起自己的第一段婚姻,如果當時真的心想事成有了孩子,我現在可不是麻煩了?而且搞不好根本不會離婚……也碰不到現在的靈魂伴侶岱宗,好可怕哦!
另外一次體驗到心想事成的陷阱,是在臺中參加內觀禪修的時候。當時我是第二次去參加內觀,心裡想應該沒問題,可以熬過去。但是第一天我就後悔了,天天吵著要走。內觀中心有很嚴格的規定,不讓參加者來去自如的,我多次申請無效,就又使出心想事成的觀想絕招啦!我集中精神,發揮所有腦力,告訴自己「我明天一定會離開這裡!一定會離開這裡!」結果第二天我真的離開了,因為腹痛如絞,回到臺北診斷出盲腸破裂,開了一個大刀,休養了好一陣子。
所以,我忍不住要寫本書和大家分享我關於心想事成的體悟和心得,特別是心想事成的陷阱和代價,不得不小心。我同時也很想告訴大家,光靠「補」,告訴自己你很棒、而且事情會非常順利成功,只是做到了心想事成一半的功夫。真正心想事成的境界,應該是在處理了自己的人生模式、知道自己真心向往的是什麼,而且對治了阻撓的信念,連線上你的源頭之後,自然而然發生的狀態。
在寫作本書的時候,我親愛的老公也一再提醒,最後一定要告訴讀者,心想事成只是修行的一個工具和階段,並不是我們追求的最終狀態。對於初入靈脩殿堂的人來說,心想事成是極具吸引力的,但是當意識層次提升到了一定境界的時候,我們應該知道,隨順生命之流,臣服於宇宙能量的運作方式,應該是較為理想的狀態。
就我個人而言,我現在幾乎完全不玩心想事成的遊戲了。 我每天會做的,是去看今天又有那些負面情緒升起,對應於我的那一個模式,或是察覺最近我那一個人生模式特別「囂張」,然後我會寫下來《遇見未知的自己》當中教大家做的解除模式的宣言:我看見我有○○的感受,我願意接納它,並且放下對它的需要。當然,本書第三部最後所提供那些解除人生模式的方法,我也是身體力行的。此外,與身體的連結,對情緒的臣服,定靜自己的思想,看到小我的認同,這些每日必修的功課,我仍是力行不輟的。
後記 給讀者的一封信(2)
現在我當然還是會祈禱,尤其是如果有特別渴望某件事情要怎樣發展時,我會這樣禱告:「宇宙啊!我很希望________,請幫助我,但是照的意思,不要照我的意思。」耶穌就曾經對天父做過這樣的禱告(父啊!在凡事都能,求將這杯撤去,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的意思)。
這種祈禱,是謙卑的,是臣服的。畢竟生命是讓我們來體驗的,讓我們在種種試煉當中,仍然能夠表達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彰顯宇宙。如果我們總是要這個世界上的人事物,完全符合我們心想事成的要求的話,好像失去了我們最初的使命和目的了。
但是我也相信,實現自己的夢想,也是我們表達宇宙生命的一種方式。書中提的種種方法,都是有用的工具,幫助讀者們成就自己的夢想。但是到了某一個境界之後,我希望讀者還是能夠清楚地看到:生命是如此巨大的一條河流,我們要做的,是在生命之河中愉快徜徉,順流而行,而不是辛苦地用各種手段要求河流以我們想要的方式流動。
最後,以一句我很喜歡的話與大家共勉:
你不可能經由一個沒有喜悅的旅程,而達到一個喜悅的終點。不管此刻在人世間,你追求的是什麼,希望你能記得這句話,在過程中保持喜悅的心,那麼你心所向往的東西,就會更不費力地來到你的生命中。
德芬
在愛和光中
。。
心想事成三十天實踐計劃(1)
第一步:寫下你的夢想句
第二步:找出你的限制性模式和信念
第三步:開始三十天實踐計劃。
第一步:寫下你的夢想句。
夢想句的三個注意事項:
1、 要正面:避免“不要”“不會”的負面語意。
例如:我不要生病 VS我希望身體功能運作正常,精力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