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區的暗礁,避免在慌亂之中觸礁沉沒吧。
也正是因為這個錯誤的命令,“巴勒姆”號的命運就走到了盡頭。當常薦新在“南寧”號上看到“巴勒姆”號左轉彎的時候,他也有點不敢相信,畢竟有點常識的海軍軍官都知道在這個時候應該右轉向,而不是左轉向。只要“巴勒姆”號右轉成功,到時候就將與第三特混艦隊背道而馳,等到常薦新他們轉過頭來的時候,“巴勒姆”號已經跑遠了,而且在雙方轉向的時候,炮戰會暫時結束,這樣“巴勒姆”號就有了喘息的機會。可現在“巴勒姆”號是左轉,不但無法與對手拉開距離,而且常薦新這邊的三艘戰列艦根本就不需要轉向,只需要將速度稍微放慢了一點,並且一直可以向“巴勒姆”號開火!
敵人犯了低階錯誤,可三艘戰列艦上的艦長不會犯同樣的低階錯誤。在常薦新發現了敵人的錯誤舉動時,三名艦長也同時發現了這一點。結果,三艘戰列艦不約而同的加快了開火的速度。在不到10000碼的距離上,戰列艦主炮打出的炮彈幾乎都是平直飛行的,雖然在這種情況下,重型穿甲彈地威力不如輕型穿甲彈,因為重型穿甲彈地初速不高,在對付敵戰艦上最厚的側面主裝甲的時候有點吃力。但是在如此近的距離之內,26式穿甲彈足以輕鬆的穿透任何一艘戰列艦上的主裝甲了!
不到五點五十分,“貴陽”號再次有了神勇的表現。當時“巴勒姆”號的航向已經向左轉了大概30度,其右舷已經暴露在了位於三艘戰列艦編隊最後面的“貴陽”號的炮口之下。結果,在這一輪齊射中,9枚炮彈有2枚命中了“巴勒姆”號。第一枚打在了“巴勒姆”號B炮塔右下方地主裝甲帶上,因為入射角度太大,結果穿甲彈沒有能夠穿透其主裝甲板。第二發炮彈打在了戰艦艦橋與煙囪之間。炮彈幾乎是平直入射的,命中點正好在右舷前方副炮群的後面。這次,“巴勒姆”號上的主裝甲板沒有能夠擋住穿甲彈。炮彈就在鍋爐艙地上方爆炸!
緊接著,“廣州”號的炮擊也收到了戰果。五點五十三分,“廣州”號打出的第九輪齊射命中“巴勒姆”號一次。命中點在其B炮塔的基座處,炮彈是從A炮塔的上方飛過的。直接打在了這個脆弱的位置上。雖然“巴勒姆”號炮塔基座的裝甲厚達11英寸,但是26式穿甲彈在這個距離上足以擊穿16英寸的鋼板,而且炮彈地入射角幾乎是垂直的,“巴勒姆”好的裝甲鋼板並沒有能夠起到作用!
在B炮塔被炸飛了之後,“巴勒姆”號的航向已經調整到了240度。此時“貴陽”號已經將瞄準點轉移到了戰艦後部,重點打擊戰艦後面的兩座炮塔,以及戰艦的動力系統,“廣州”號則將瞄準點鎖定在了“巴勒姆”號的艦橋上,想一炮幹掉這艘戰艦的中樞神經。位於最前面的“南寧”號地射角仍然是最不理想的,因此也主只能夠繼續炮擊“巴勒姆”號的艦首。因為距離已經接近到了大概6000碼左右。“巴勒姆”號B炮塔爆炸後產生的火焰又十分的顯眼,所以三艘戰列艦上的炮手已經不再需要由槍炮軍官提供炮擊引數,而是直接用炮塔上的副瞄準裝置直接瞄準目標,這樣,三艘戰列艦主炮都在以最大的發射速度開火,即一分鐘兩次齊射!文心小乖手打。
在遠距離交戰中,因為炮手無法直接看到敵艦,只能由槍炮軍官提供統一地炮擊引數,這基本上就是盲目的射擊。靠的就是火力密度與運氣。所以在這種戰鬥中,戰列艦主炮的射速是永遠不可能達到標稱的最大射速的。槍速軍官需要時間解算炮擊引數,而且傳達命令也需要時間。在實戰中,能夠達到兩分鐘一次齊射就已經相當不錯了。而在很多時候,為了確保命中率,並且能夠有足夠的時間來觀察彈著點,從而校正炮擊引數,以五分鐘一次的頻率進行齊射也是很常見的。
只有在近戰中才能夠將戰列艦的火力密度發揮到極限。當炮手能夠直接觀察到目標。並且利用每座主炮炮塔上都有的副瞄準儀進行瞄準的時候,戰列艦的炮擊速度才會有本質的變化。在這個時候。炮擊已經不再是幾座炮塔同時開火,而是由每座炮塔裡的軍官單獨指揮戰鬥。在使用副瞄準儀作戰的時候,觀察精度肯定不如用主瞄準儀,甚至不如用雷達,可是在近距離戰鬥中,精度差一點並不是大的問題,只要火力密度上去了,照樣能夠保證炮彈命中敵艦。
也就是說,此時三艘戰列艦上的九座炮塔都在單獨作戰,而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還在繼續轉向的“巴勒姆”號。因為已經不再是統一的齊射,所以炮彈是接連不斷的落下來的。在6000碼以內的距離上,任何一名有點經驗的炮手都能夠準確的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