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戰艦的一些關鍵技術,比如雷達,高強度裝甲鋼板的鍛造工藝,超高壓蒸汽鍋爐的製造工藝,自緊鍛造大口徑主炮身管的生產線等。
英國人的無理要求最終導致談判破裂,不要說向英國出售這些先進技術,在整個戰爭期間,唐帝國沒有向任何一個國家出售過最先進的軍事技術,以及與軍事有關的工業技術,就算是提供給德國與波斯帝國的武器裝備,也多半是二流貨,而不是最好的。為了打掉英國人的傲氣,讓英國認清局面,帝國首相薛希嶽親自下達了殲滅英國本土艦隊的命令。談仁皓很好的完成了這個使命。打掉了英國人最後的一點希望,也使英國人失去了最後一點點談判的籌碼。三月二十四日,也就在“英吉利海戰”後的第二天,里約熱內盧密談就再次開始了。
在重新回到了談判桌旁後,唐帝國的代表就首先重申了帝國的談判要求,即只答應在戰後讓英國保持30萬總噸位的戰艦,其中4艘戰列艦,2艘航母。這要比之前開出的條件還要少了10萬總噸位。另外,這其中還對戰列艦與航母的效能做了明確的限制,戰列艦的最大排水量不得超過35000噸。主炮口徑不得超過400毫米,且主炮數量不得超過8門。航母的最大排水量不得超過25000噸,且載機數量不得超過60架。
毫無疑問,這是唐帝國要教訓一下英國佬,讓英國佬明白唐帝國的拳頭更硬,而且更有獲得勝利的信心。也正因為如此,談判很快就陷入僵局,英國人已經降低了要求,可仍然希望保留50萬總噸位的戰艦。同時保留的4艘戰列艦的最大排水量為55000噸,航母的排水量要能達到45000噸,載機數量為100架。
到三月底,談判眼看就要再次破裂。此時,薛希嶽派遣內相宗漢欽前往裡約熱內盧,替換了副外相,直接負責談判。英國也派來了外交大臣,談判的級別提高了不少。很明顯,到這個時候,雙方都不希望再拖延下去,派遣更有決策能力的大臣來進行談判,也更有助於解決實質性的分歧與矛盾。
到四月一日,英國在戰後所保留的艦隊規模問題基本上得到了解決,最後確定的具體指標為,英國海軍保留40萬總噸位的戰艦,其中包括4艘戰列艦,2艘航母。戰列艦的滿載排水量不得超過55000噸,主炮口徑不得超過400毫米,主炮數量不得超過們,這基本上就是“新省會”級的標準,這也保證了英國的戰列艦在效能上無法超過“新省會”級。航母的排水量不得超過45000噸,載機數量不得超過100架。這個效能與“湖”級非常接近,而當時帝國海軍已經在建造“島”級航母了,因此英國在戰後保留的航母也不可能在效能上超越唐帝國的航母。
除了在戰艦的排水量等效能方面做出了讓步之外,最後達成的指標與唐帝國最初要求的非常接近。而且,當時德國海軍已經沒有一支像樣的艦隊了,因此英國人對這一結果也比較滿意。如果戰後唐帝國能夠協助英國建造新式戰列艦的話,那麼英國海軍就不會比德國海軍差。當然,又有誰能想到,隨著戰後技術的飛快發展,戰列艦將迅速的退出海戰舞臺呢?
隨著主要矛盾的解決,雙方開始著手處理一些次要問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德國閃電般的佔領了亞平寧半島與撒丁島,德國空降兵的迅速出擊讓里約熱內盧的唐帝國與英國人都相當的震驚。而在四月二日的時候,宗漢欽與英國外交大臣就已經確定在四月八日正式簽署投降協議。四月五日夜,兩人進行了數個小時的秘密商談,將英國簽署最終投降協議的時間延遲,同時確定,唐帝國遠征軍將在英國正式宣佈投降之前進駐英國本土,防止在英國宣佈投降之後,德國出動空降兵佔領英國!
四月六日,宗漢欽將電報發給了首相薛希嶽,英國外交大臣也將相關的談判結果報告給了其首相。在得到了最高當局的同意之後,雙方就唐帝國遠征軍進入英國的具體事宜展開了新的談判。為了避免在行動中出現無辜傷亡,有很多準備工作必須提前到位。因此,直到四月十二日,也就是在第二特混艦隊與第五特混艦隊回到了直布羅陀要塞的那一天,雙方這次做出了最後的決定。唐帝國將首先派遣三個陸戰師的遠征軍前往英國的撲茨茅斯,布利斯托爾,以及利物浦,隨後用三天的時間接管英國南部與中部地區的控制權。在確定唐帝國已經成功了控制了英國最關鍵的地區,並且已經進入了倫敦市區之後,英國國王才正式宣佈投降。而在此期間,英國將出動憲兵以及警察部隊協助唐帝國陸戰隊行動,避免出現不必要的衝突與傷亡。
四月十二日晚上八點,談仁皓收到了由海軍司令部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