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防毒面具不是可以防所有的化學戰劑的,透過面板作用地糜爛性與神經性毒劑就無法用防毒面具防護,必須要有全套地防化服,而當時帝國只有專業的防化學部隊才有配套的防化服,作戰部隊根本就沒有配備防化服,因為防化服很笨重,士兵穿上後基本上就無法靈活行動,很難執行作戰任務,而且在戰場上。也不會有多少士兵願意穿防化服,對他們來說,穿上防化服很容易被敵人幹掉,比起子彈與彈片來,化學戰劑的威脅還小得多呢。
根據這些情況,情報部門得出的評估結果是有一定說服力的,如果美國真的在本土防禦作戰中大規模的使用化學戰劑,特別是神經性毒劑的話,那麼損失將相當驚人。雖然250萬有點誇張。可是犧牲100萬官兵,這是很有可能的。
當時薛希嶽採用海軍的轟炸戰略也是迫不得已,帝國已經在戰爭中犧牲了數百萬將士,沒有任何理由再讓上百萬的將士去犧牲性命。可是,當薛希嶽批准使用橙劑的時候,在很多人看來,就是帝國在發動一場化學戰爭了。
使用橙劑到底算不算是化學戰,這在戰後成為了一大爭論。
從根本上講,化學武器地最終作用物件是人,而不是其他的生物,更不會是植物。至少在橙劑大規模使用之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專門去開發針對植物的化學戰劑。因此,在很多人看來,橙劑不算是化學戰劑,使用橙劑也不算是化學戰,因此帝國沒有在大戰期間大規模使用化學武器,更談不上發動化學戰爭了。
反對者的觀點也很明確,橙劑本身對人有著巨大的危害性,而且正是透過化學作用危害人體,因此橙劑本身就是化學戰劑,唐帝國在戰爭中大規模的使用橙劑,就是發動了化學戰爭。
在橙劑對人體的巨大毒性得到證實之前,這個觀點的主要分歧就是,使用橙劑是直接針對人,還是針對的是植物。在相關地國際公約中,只將針對人,且能夠產生巨大殺傷與危害的化學藥劑定義為了化學戰劑,因此唐帝國一直堅持橙劑不屬於化學戰劑,因為橙劑不直接針對人。可事實上,橙劑確實對人產生了巨大的危害,特別是在橙劑的致瘊性得到了證實後,數百萬美國人都是因為橙劑而患上癌症死亡,那麼橙劑就已經擁有了巨大的殺傷力與危害性,橙劑就應該屬於化學戰劑。
不管爭論的結果如何,戰後都不可能因此而追究唐帝國的責任。事實上也是如此,戰後,唐帝國只對那些因為進駐遭到橙劑汙染地區的帝國官兵進行了賠償與補償,而對於美國人的集體訴訟根本就沒有理會,打了幾十年的關係,都沒有搞出個所以然來,就是因為唐帝國一直不承認使用橙劑屬於化學戰爭的範圍,因此不需要承擔因此而導致的後果。而帝國對軍人的補償也是以高危險海外服役津貼,撫卹金等方式發放的,而不是說因為這些軍人受到了化學武器的危害而進行賠償。
也正因為橙劑這模稜兩可的“身份”,加上其產生的巨大危害性,戰後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帝國在已經有能力擊敗美國的時候仍然大規模的使用橙劑,這是屬於最不道德的戰爭行為。甚至連部分帝國的百姓也持同樣的觀點,在很多人看來,當時使用橙劑實在是沒有必要,按照帝國戰略航空兵的轟炸效率,即使不使用橙劑,美國也會在29年戰敗。
持這一觀點的很多人就是依據羅雲衝後來寫的戰爭回憶錄中的一些觀點,就連羅雲衝本人都認為,橙劑只起到了推動戰爭結束的作用,但不是最重要的作用,真正擊敗美國的還是戰略轟炸。
暫且不管戰略轟炸能否迫使美國在29年投降,使用橙劑對擊敗美國都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這一點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這一點,羅雲衝本人也沒有否認過,而在他看來,使用橙劑最大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個道義,另外一個就是對戰爭起到的推進作用與後來產生的巨大危害到底哪一個影響更大。
人人都可以做事後諸葛亮,可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又有幾個人知道,戰爭會在幾個月之後就結束,而不是拖上幾年呢?而且,又有誰能夠保證美國會在轟炸下投降,而不是選擇頑抗到底呢?
後來薛希嶽也承認,在當時的情況下,沒有任何人可以確定美國還會堅持多久,不管是從確保帝國的利益,還是儘快恢復世界的穩定來看,儘快擊敗美國是最為重要的,而要擊敗美國,就會採取所有可行的手段。可以說,薛希嶽的觀點正代表了當時大多數人的觀點,只要美國一天不投降,那麼帝國就會使用上所有的手段,而橙劑僅僅只是一種極端戰爭手段而已。
第二十五卷 以海制陸 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