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另外一個絆腳石,光是建造這一系列的後處理工廠,就花掉了一年多的時間。相對而言,從核反應堆裡得到的鈽239在提純方面反而要比透過迴旋加速器提純鈉歷容易了許多。
在建立起了鈽239的生產線後,“盤古計劃”才真正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如果僅用鈾235製造原子彈的話,在29年,帝國最多隻有兩枚原子彈,而且其中一枚還是在實驗中爆炸的。而且後來。特別是在快中子反應堆投產後。帝國就不再用鈾235作為原子彈的核材料,全用鈽239作為核材料。
“橙子”的設計工作也正是在鈽239的生產工作正式開始的時候提出來的,而且“內爆式”的結構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提出來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鈽239的臨界質量小,可以將原子彈的核心做得小一點,為“內爆式”奠定了基礎,如果用鈾235做核材料的話,用“內爆式”引爆法的難度就要高得多,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的核國家在初期都是用“槍式”結構,以鈾235為核材料的主要原因。
實際上,“內爆式”與“槍式”的基本原理是一樣的。在“內爆式”結構的原子彈中,其核心是一個低於臨界質量的鈽239球體,四周有多塊未與中心球接觸的鈽239,透過引爆設定在外面的炸藥,將外面的鈽239金屬塊推向中央的球體,使核材料超過臨界質量,隨即就引發了核爆炸(只是“內爆式”的一種結構,後來還大有改進)因為爆炸會急劇壓縮鈽239,提高了核心材料的密度,因此可以進一步的減少質量,這就大大節約了昂貴的核材料。
因為核爆炸的時間相當短暫,幾乎是瞬間完成,因此就必須要嚴格控制各炸藥塊的起爆時間,要做到同時引爆,而炸藥的燃燒速度是肯定比不上核爆炸的速度的。因此包裹在核材料四周的炸藥分成了成百上千塊,這麼多地炸藥塊要同時起爆,而且誤差時間在納秒之內。這是“內爆式”最大地技術難題之一。這甚至對連線著炸藥塊的導線長度都有著極高的要求。同時每一塊炸藥地質量必須要非常精確。不然爆炸能量不等。射出去的缽凹的速度就不等,到達的時間就不等。如果不能做到所有的鈽239同時射中中心圓球的話,那麼原子彈地爆炸當量就要降低
很多。甚至不會發生爆炸!
為了盡善盡美,數百名爆炸方面的工程師花了兩年的時間來進行設計與實驗。而且後來還花了半的時間進行改進。而這是“盤古計劃”中除了核物理之外。對技術要求含量最高的一塊了。
當“橙子”製造出來的時候。就有人提議,應該進行一次實驗。可問題是,當時帝國還沒有建成“快中子反應堆”得到了鈽239本來就不多,能夠製造兩枚原子彈就已經相當不錯了,如果再實驗一枚,那就少了一半。誰也捨不得進行實驗。透過數次理論計算。模擬爆炸後,工程師都敢拿性命擔保,他們造出來的原子彈肯定能爆,沒有實驗的必要,也正是在這些工程師的保證下,“橙子”只比“雪茄”晚了5天到達松江港。隨即就被裝上了“渭河”號巡洋艦,送往前線了。
“渭河”號巡洋艦這一路航行並不順利。先是出了幾處小故障,問題還不大,艦長也沒有在意,在到了馬紹爾群島東部海域的時候,一臺蒸汽輪機突然停機。而且檢查後確定只能進港維修。這下。艦長有點為難了,在出發的時候,命令是中途不進任何港口,直接前往聖地亞哥。
在與隨行的技術人員進行了短暫的商量之後,艦長決定繼續前進,用三臺主機,以24節的速度航行,這樣只會晚四天到達,問題應該不大。也就是說,“渭河”號原本應該在八月十五日,也就是哈里斯堡挨炸的當天就到達聖地亞哥的,結果卻在八月十九日才到達。而且在到達了牙買加海峽的時候,已經被後出發的“漢江”號給追上了。
隨同“渭河”號送來的還有一份絕密命令,羅雲衝在接到訊息後就去了港口,這份命令是從首相府發出的,而且是直接交給羅雲衝的。當羅雲衝看完了命令內容時,他就立即命令第1152中隊做好新的轟炸準備工作,首相的命令很明確,在美國總統宣佈投降之前。還要再投下一枚原子彈!
唐帝國到底準備在大戰期間投幾枚原子彈,也許很多人都沒有異議,因為許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橙子”的存在,一直認為唐帝國在大戰期間實際上就只生產了兩枚原子彈,而沒有生產第三枚,直到30年中期,唐帝國在沙漠裡進行了第一次實彈投擲試驗的時候,才生產出了第三枚原子彈。可是,仍然有一部分人堅信,唐帝國在大戰期間實際上製造出了三枚原子彈,而不是兩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