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抵抗,日本新政府軍在四國島上就遇到了不少的麻煩,而登陸本州島的行動也被推遲了好幾次。
在這3500萬日本人中,最悲慘地那是那批集中在北海道幾個港口裡的幾萬日本“人才”。在東條離開了日本之後的第三天,三十多艘日本潛艇就載著第一批疏散的“人才”離開了港口,準備“偷渡”前往美國。而在外海等著這些日本潛艇的是上百架海上巡邏機,數十艘潛艇,還有緊急趕來的二十多艘驅逐艦。結果可想而知。這批潛艇還沒有走完四分之一的航程,災難就降臨了。
在驅逐艦,反潛巡邏機的聯合圍剿下,三十四艘潛艇中,有三艘在離開港口之後不久就因為故障被迫返航,這反而救了潛艇上幾百人地小命。另外三十一艘中,被唐帝國的反潛巡邏機炸沉的有十二艘,被驅逐艦用深水炸彈幹掉的有十三艘,另外還有四艘潛艇在海下潛伏了三個晝夜之後,終究憋不住氣了。被迫浮上海面。被驅逐艦給俘獲了。最終,只有最為幸運的兩艘潛艇逃到了阿圖島,將400名所謂的人才。100多名潛艇官兵,還有一批檔案送到了美國。
這是日本唯一的一次大規模人員撤退行動,結果,搭上潛艇的6800名日本“人才”,以及2000多名日本潛艇官兵中,成功逃到美國的只有500多人,另外700多人返回了日本,還有1000多名日本人做了俘虜,其他的全都葬身大海。另外,日本損失了29艘潛艇。而這基本上意味著日本沒有能力再透過潛艇向美國疏散人員了。
後來,日本還組織了幾次規模小得多地疏散行動,包括利用飛機,小漁船等一切可以想到地航空與航海工具,將人員逐步送往美國。大概,日本人也意識到了大規模疏散的危險性,所以後來的每次疏散行動規模都很小,一次疏散幾百人,甚至是幾十人而已。到戰爭結束之前,只有不到兩萬日本“人才”到了美國。而去給北太平洋地鯊魚當晚餐的就有四萬多人,另外還有一萬多所謂的“人才”被留在了日本,並且在戰後參加了日本的恢復工作,其中部分人員還成為了唐日友好邦交的使者,有的成為了日本戰後政府的高階官員,有的成為了日本的高階學者。其中不少人在戰後以回憶錄,或者是傳記的方式把他們在這段時期內地經歷寫了出來,其中無不譴責喪心病狂的軍國主義份子將日本這個民族推到了滅亡的邊緣,也無不感謝唐帝國的幫助,才讓日本度過了最為艱難的時期。當然,這些也都是後話了。
“校長已經把改造航母的計劃送給了首相,應該不會有多大的問題。”甘永興這幾天也挺高興的,“最近,你們看過報紙,後者是聽過廣播沒有?”
談仁皓與姜仲民都搖了搖頭,他們都在忙著處理手上的事情呢,除了蹲馬桶的時候會看看報紙,不然哪有時間看報紙?
“東條正在美國遊說,希望美軍能夠武裝一支日本軍隊,讓他打回日本去。”甘永興說著就笑了起來,“東條的野心還沒有被澆滅,他手裡就那麼幾十號人,還想組織軍隊。聽說,他還去僑民中進行遊說,希望北美的日本僑民能夠參加他的軍隊,然後一起殺回來,結果,響應得多,報名的少。”
“那美國政府是個什麼態度?”談仁皓問了一句出來,這肯定是大新聞了,不過更多的時候,只是唐帝國百姓茶餘飯後的閒談話題而已。
“美國?美國現在的麻煩都不少,拿什麼去武裝日本人?”甘永興點上了煙,“美國的負擔已經非常沉重了,他們自己都還有很多預備役部隊沒有武裝起來,另外還要向英法俄西意五國提供戰略援助,僅英法兩國每年就將消耗掉美國兩成的工業產能。另外,俄羅斯也開始叫苦了,美國哪還有能力去幫助日本?在他們奪取太平洋的制海權之前,反攻日本的計劃就只能停在紙面上。”
“看來,東條是吃了閉門羹了。”
“這到不至於。至少日本還是美國的盟國吧,就算只有個流亡政府,為了同盟的利益,美國是不會輕易撕破臉皮的。”甘永興給姜仲民散了根菸,他沒有去權談仁皓抽菸,而他自己的戒菸計劃看來已經流產了。”聽說美國總統決定把日本流亡政府安頓到墨西哥灣地一座小島上去,這樣一來,東條就不能輕易的去遊說日裔美國人了。東條沒有選擇的餘地。他總得有個立足之點吧,而他肯定還會去英法等國,能撈到點好處就算一點,但更有可能吃閉門羹。”
“喪家之犬!”談仁皓冷笑了起來。
“對,東條就是一條喪家之犬,現在連國家都沒有了,還成天叫囂著要反攻日本本土,光復日本,他拿什麼去光復?”甘永興也冷笑了起來,“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