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2 / 4)

小說:千夫斬 作者:別克陸上公務艙

能想辦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百姓們失望,無助,這也很正常,只要日子能繼續就行了,過一段時間,小老百姓自然會忘記這些事情,到時候,再施以一二恩澤,必使兩廣百姓感恩戴德,自己也能夠獲得巨大的官聲。

可是,商人卻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雖然沒有站到明面上,但他們卻出錢出力安撫那些百姓,美其名曰,同鄉互助。

可他們這麼做,不僅僅在百姓的心中獲得了極大的好感還有巨大的聲望。而且,等於是把官府擺在了一個極度尷尬的位置之上。

因為那些老百姓們在那裡張著眼睛看著,八旗子弟犯下了大案,官府不聞不問,推三阻四,而那些商人卻站了出來,安撫那些百姓,給他們工作,出錢給他們治傷,讓他們的子弟入學。

這讓官府在老百姓的眼裡邊成了什麼?這段時間,自己的心腹家僕到街上鑽上一圈回來,只聽到對官府的怨對與憤恨,連自己這位才來了一個多月的總督,在那些老百姓的嘴裡邊,也沒有一句好話。

這讓自喻為清官之楷模的朱珪如何不惱,如何不怒!

“子貢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夫使孔子名布揚於天下者,子貢先後之也,此所謂得執而益彰者乎。”朱珪不由得搖頭晃腦地長嘆了一聲,引用了一段司馬遷在史記用的記載。

坐在他下首一直默不作聲的師爺也是讀書人,自然知道這些話是什麼意思,也就是說,子貢坐著四馬並轡的車子,帶著束帛作禮品,到各國走訪,享受諸侯的宴請。而各諸侯國的君主們,對他只行關係對等的賓主之禮。說句不好聽的話,孔子的名聲所以遍佈天下,都是子貢人前人後吹噓的,這就是得財勢之助,而使孔子的名聲“益彰”。

“這些商人,錙銖必較,無奸不商,今日此行此舉,分明就是與官府在作對。”那位師爺順著那朱珪的思路大發感慨。

朱珪撫著長鬚,一臉的陰鬱:“商人擁有優厚之田園而不得作政治活動,愚拙者固務其農耕,才俊之士不安於保守,則起而服賈,仗其財力,比於封君,亦得與政權相抗衡。此商人之所以多為賈人,賈人號為‘商人’也歟?他們這是想做什麼?難道這些四民之末,欲借財富成聲勢,以威迫官府不成?”

“這……大人,小人以為,怕是不至於如此吧?”聽到了朱珪這句上綱上線的話,這位師爺不由得認真地斟酌了一番之後才道。“小人以為,他們不過是想掙了一些名聲,以博日後能入祀鄉賢祠罷了。”

所謂的鄉賢祠,就是專門供奉那些當地有名望有官聲的賢人的祠堂,對於商人而言,這幾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所以,這位師爺才有此一說。

“你不瞭解,這些商賈之輩,本是貪慾難填,今日,居然做出這等偽善之舉,必然有因。”朱珪冷冷一笑言道。“本督敢斷言,這些商賈之輩如此做,背後必然有主使之人。”

聽到了朱珪此言,那位師爺不由得打了一個激凌,嚇出了一頭冷汗,呆呆地望向了自己這位東主。

朱珪端起了桌上的茶碗,慢條斯理地抿了一口之後,這才緩緩地言道:“本督已然派人前去徹查,已然有了一些眉目,想來用不了多久,真相必然大白於天下。”

“你是本督的手底下的老人了,本督也不需要瞞你,此事,怕與那位兇名赫赫的廣東水師虎門鎮總兵梁鵬飛有關!”

聽到了這個名字,那位師爺正要去端茶水的手不由得微微一頓,掃了一眼一臉胸有成竹的朱珪,不動聲色地端起了茶水品茗起來,然後擺出了一副一臉迷茫,渴求解惑的表情問道:“一個水師總兵,怎麼會跟那些商人扯上關係?”

“哼,你可不要小看這位水師總兵,他啊,背景頗深哪……”朱珪花白的眉毛一揚,一臉的陰冷詭笑。

第485章 新總督要殺人立威

“總督大人,一個小小的水師總兵,怎麼能夠指使得動這些行商?再說了,學生也曾聽兩廣官吏聊起這位梁總兵,一句話,風評極差,前段時間,就曾經為一女子,與那廣州八旗左都統額布加爭風吃醋,鬧得滿城風雨。”那位師爺把那茶碗擺在了案頭上,一陣好笑。

“你可知道,廣州將軍福昌也看中了這位女子,而梁總兵站出來之後,卻不得不退讓,依那福昌的脾氣,區區一個小小的總兵,難道他還拿捏不住?”朱珪冷笑了兩聲:“本督在京師之時,就曾經聽聞過,福康安福大帥,還有那位和��痛笱�浚�際�值乜粗寫巳耍�號舴贍苡薪瘢�轡�碩�頌嶁�逯��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