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亡兄曹操早幾年就有預見和規劃,各位無需擔心,我軍會在烏巢一地大勝袁紹後續糧倉,進而奠定勝局!”曹智興致一來,就開始口無遮攔,直接把歷史知識拿了出來。
其實整個官渡之戰前前後後要打整整一年多,在官渡之戰進行到建安五年十月間,袁曹兩軍正於官渡對峙,處於決戰的關鍵時刻。袁紹派大將淳于瓊率萬餘人護送軍糧,集中於袁軍大營後方四十里的烏巢,最後曹操接受許攸投誠,妙招偷襲烏巢。司空兼車騎將軍曹操夜襲烏巢,焚燬袁紹軍糧,起到了決定戰爭勝敗的關鍵一戰。
但現在戰爭剛開始,曹智就搬出結局來,帳下這些文臣武將哪能聽得明白,一個個都疑惑的看著曹智。
“主公所言的烏巢是在這個地方吧!”程昱趕緊跑到地圖前,找著曹智所說的烏巢所在,烏巢因其南臨烏巢澤而得名。當時屬於酸棗縣管轄,故址在今河南省延津縣境內。在歷史上曹操採納謀士許攸的建議,親率五千精兵夜襲烏巢,成功地燒燬了袁軍的所有糧草物資,袁軍旋即大敗於官渡,這個地方才名傳天下。但此時以內烏巢這個小地方根本不起眼,甚至不為人知,所以在場的大部分群臣都不知道這個地方,以至於看待曹智的眼神更是疑惑了。
程昱算是已經之前做足了袁紹可能進攻戰線上的功課,也是被曹智一提這個地名,找了半天,才找到這個小地方。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十勝論
“嗄,反正日後爾等自知我今日之言,先不急,咱們先聽聽郭軍師我軍必勝之十大理由!”曹智打著哈哈想把自己的失言話題遮掩過去,就搬出了郭嘉歷史上著名,但此時還未成形的十勝論名言,想借機糊弄過去。
但這歷史名句又不是張口就來的,郭嘉也就是在一路上為曹智分析袁曹雙方目前的形勢,做過一個那些對他們有利,那些對他們不利的分析言論。
曹智看郭嘉坐在馬車裡言辭灼灼,就誤以為這就是他記憶中郭嘉的歷史名段“十勝論”了。
其實郭嘉對這段言論還沒有成熟,現在在曹智大大咧咧的“請軍師”下,郭嘉伸腳踹一腳曹智的心都有了。心想:“你自己說不圓了,找我頂包乾嘛?”
但曹智發了話,他也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站出來,先找程昱支應一陣道:“主公過獎,奉孝那有什麼十勝論,只有一些未成熟的想法,還是先聽聽程尚書說完當前的軍情吧!”
的確被曹智委任過荀彧尚書府下的尚書一職的程昱,愣了愣之後,也不疑有他,就一五一十的開始重新述說剛才還未稟報完他收集的軍情。
原來袁紹在這個時候對曹智用兵,就從內部而言,也如正常歷史發展的那樣,遭到了一些阻力的。
對袁紹提供阻力首先就是他現在帳下的第一謀臣田豐,田豐能在幾年內坐穩袁紹身邊的第一謀臣,不僅僅是數年前陪著袁紹共患難了一回,人家也的確有真材實料。
但往往這種有本事的人,就有狂妄、耿直的本性,在出兵征討曹智這件事上幾次三番直諫失敗的田豐,並沒有吸取教訓,而是再次在袁紹信誓旦旦和一片擁護聲中提出南征曹智時,田豐又是不看場合的直接一盆冷水澆了下去,直言此時進兵不是最佳時機。
這番話是在袁紹聽完陳琳的檄文,興高采烈擺宴的熱烈氣氛下,田豐無情的打斷了袁紹正在好興頭上的興致,強迫在場所有人放下酒杯後,就直言道:“主公,你可曾想過,曹智已定荊州,又破江東孫氏,其後患已除,半壁江山大局已定,全軍士氣正盛,此時出兵,是不是不太合適?”
田豐的質問,使會場氣氛一下子凝重起來。田豐的話一出,反應不過來的袁紹愕然了半天,笑容也僵在臉上,其他人則面面相覷著。本來歡天喜地,好像已經預見到勝利的歡樂氣氛,一下子陷入了尷尬。
放下酒樽的袁紹,此時還是能保持風度的道:“先生一直主張儘早渡河擊曹,而我也一直有心入主許都,你看,現今春旱河淺,曹智興兵南征未停,兵將正值身心疲憊,調動也不能及時之際,不正是我軍大舉進攻的最佳時機嗎?”
對於袁紹給自己找的臺階,田豐並沒有扶著袁紹走下來,而是繼續為難袁紹著說曹智用兵無常,我們就在與他合兵出師幽州時,吃過他的大虧,被他殺了個回馬槍,連鄴城也丟過云云。
鄴城作為袁紹的大本營,被曹智聯合黑山賊侵佔一事,雖然事後袁紹藉機聽從田豐、沮授的良策,反將奪回,也算成為過一段佳話。之後不但肅清了境內的黑山賊,還乘機出兵了幷州,最後完成了現在統一北方四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