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後背對著周泰堅定道:“我軍必須打贏這一仗!”
三江口顧名思義應當是三條江水交匯處,但到底是夏口離這三岔口更近,還是三江口離得更近,直到一千多年後,學者們仍舊辯論不清。但不管怎麼說,它一定是大江的某一段,而且就是在樊口與赤壁之間的。這一帶的河流曾網路交織,湖泊密佈,地形極是複雜。而且暗流滾滾,漩渦連著漩渦,不容易弄清水流的方向。
“是!”周泰轉身走開,向執“望旗”的伍長下令去了。
稍頃,只見整個艦隊中央的主力戰船的黃色“望旗”開始大幅度的做前壓的動作,並且從旄頭從上往下一點、一點地連續不停著。與此同時旗下的鼓手也開始加緊擊鼓了,緊接著只聽各船上的棹手“嘿喲,嘿喲”的號子宣告顯加快,加重了。再往周圍看時,所有戰船所激起的浪花比先前明顯增大,而兩岸的山巒、樹林都開始刷刷的往後退著……
周瑜不知他在加緊行軍之時,蔡瑁的四萬三千水師中,早已分出一萬人,盡一千多條戰船,有同樣豐富水師經驗,並剛剛被曹智任命為右都督的張允帶領,早已跳出君山大部隊,三天三夜來一直不斷的走其他支流水道,正盡一切努力要比周瑜先一步趕到赤壁之上的一個重要據點三江口。
而已經派出多路斥候的周瑜,因為把目光都集中在大江這條主航道的每個據點上,而忽略了張允這路奇兵。
張允和蔡瑁同樣是有著豐富經驗的水軍將領,他們瞭解曹智的作戰計劃後,隨後就從襄陽出發了。如果周瑜覺醒或是察覺曹智的真實意圖晚個那麼一兩天,他們也就不用那麼趕。但事實是周瑜突出奇兵出現在了夏口,並從曹智的調兵上,察覺了曹智的野心和真實目的。
這就不得不造成了現在蔡瑁、張允的急進,現在誰能在最快的時間內趕到三江口這一帶,就能在那裡是先設下埋伏,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更可以為後面的部隊調動、設防、佈置,爭取到更多的時間,為爭取整個戰役的勝利提供更有力把控。
蔡瑁和張允同樣不是初出茅廬的新兵,他們不但非常熟悉自己州內的各條水路,並且廣撒斥候,一直密切注意著周瑜這支深入荊州中部水師的動向。在曹智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趕在周瑜之前搶佔三江口一帶有利地形的密令送交他們手上時,他們的斥候回報也到了。周瑜同樣以極快的速度向三江口地域前進著,此時張允剛到君山,在他和蔡瑁商議後,決定留蔡瑁在後面繼續佈置,而他則一刻不停從陸續趕到的大軍中調出一萬部屬,火速挺進中。
此時的張允這路奇兵,捨棄了他們荊州水師賴以成名的超大型船樓,只帶有少量走舸,其他大部分都是中小型的海鶻、蒙衝舟等輕便、靈活戰船。他此行的目的不是對周瑜迎頭痛擊,而是要阻止他們的行進的速度,讓蔡瑁在赤壁這個曹智指定的主戰場多做佈置。
其實他們的計劃同樣是被打亂的,本來預計最起碼有三天時間準備的他們,沒想到周瑜來的這麼快。但他們現在還有優勢,一來他們畢竟是有計劃的比周瑜早,而周瑜純屬是臨時應變,新的作戰計劃是臨時制定的。二來,他們是順流而下,航行速度可以更快,更省力,此時的張允更是以輕便的快舟突進中。而且張允以及他的部眾以往多次出沒於此地,對這一地區的地形以及水下情況可謂瞭如指掌。他們才是這一帶的地頭蛇,周瑜畢竟是條過江龍。
並且張允和蔡瑁感激曹智的是,曹智並沒有派駐一名他的親信來指揮監督他們,目前這支龐大水師當家人依然是他們。曹智還拜封了他們為此軍左右都督二職,全權負責這支龐大的水軍,讓他們根據曹智他的計劃獨立指揮這場最最主要的水戰。
看著自己斥候的再一次送回來的情報,張允的表情在一瞬間變得精彩無比,相對於周瑜“孤傲自賞”似的永遠站立船頭,張允此時卻在他的指揮船艙內,他的手指在地圖上不停地移動,最終停留在一個點上,轉對右邊的副將道:“我們就在三江口的這個地方設伏!”
“是!請都督放心,有兩位都督的英明指揮,我軍必勝無疑!”說話的是張允部將蘇飛。
張允沒有因為屬下的馬屁而沾沾自喜,相反還是一臉凝重著,望向船艙外,幽幽道:“這一仗我們必須贏,不能讓主公失望!”
在雙方都竭力爭取勝利之時,命運對於周瑜開始不公平,不消說這場戰役在消失了的真實歷史環境的提前下,對還未做好充分準備的周瑜是不公平,就是張允、蔡瑁的竭盡所能也是一種對周瑜的不公平。
第二日張允的水軍順利進入三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