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部分(3 / 4)

小說:攪亂三國 作者:冷如冰

不甘如此的袁譚可不想這樣,他在靈堂受屈後,並沒有離開或是迴轉青州。而是在截留了屬於他和郭圖直轄的部隊後,駐紮鄴城近郊。

在袁紹“殯”的那日,不甘心受弟弟袁尚控制的袁譚,在自己的城外大帳中問郭圖:“軍師以為我們接下來應如何?”郭圖現在已經被袁譚引為第一智囊——軍師。

“將軍在袁公剛逝,守孝期間與同胞兄弟兵刃相見,實為不智。若你先挑起事端,勢必會受天下人的指責。而且袁尚、審配等人已取得大部分官員地位的認可,以我等目前的實力,此時此地不宜與之一爭高下。不如將軍以抵禦外敵之名,向袁尚請兵,離開鄴城!”

“嗯……”

郭圖的見解顯然是目前最適合袁譚的處境的,現在袁尚顯然處於比袁譚絕對的優勢。袁譚只有先離開袁尚強力控制的地域,待養豐羽翼,再回來與自己這個弟弟一較長短。

袁譚依計在袁紹後事一結束,就像袁尚提出了出兵黎陽,去與曹軍爭奪冀州現在的門戶。

袁尚接到袁譚的申請後,遂於審配商議此事。

“他要去自尋死路,那就由他去。”審配略顯得意的說道。現在明擺著黎陽已經整個重回敵方曹智之手,要不是曹軍糧草後續跟不上,早就殺進冀州了。袁譚此時請戰要求去哪裡,情形是不被看好的。曹軍乃是現在公認的虎狼之師,誰去擋這第一關,都是凶多吉少的。

但隨後審配又擔憂的說道:“要是袁譚能戰勝曹智,那他增長的威望是比會對你產生威脅,所以必須派人過去盯著他,免得你這個心下還是憤憤不平、心懷異志的大哥,來個擁兵自重,倒戈相向!”

“嗯!”此時的袁尚對於大局的把握還沒什麼把控和意識,完全是聽命於經驗老道,並一手把他捧上主位的審配。

“那派誰去呢?”

“派逢紀吧!逢紀偏向於我們,雖然袁譚心中不滿,但他們畢竟是剛剛從幽州並肩作戰而回的戰友關係。我們再委以逢紀監軍之職,壓制住袁譚、郭圖,想來他們也不敢隨意作亂!”

“嗯,好!”

袁尚目前一切都是信重審配的,就按審配的意思調派人手和回覆了袁譚。

於是,數日後,重新從鄴城出發征伐曹智四萬袁軍在袁譚和逢紀的率領下,到達了黎陽外圍,與已經屯駐黎陽的曹軍遙想對持起來。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袁軍還沒和咫尺的曹軍幹起來,剛剛安營紮寨,整合完新到和原有駐軍的袁軍就發生了內訌。袁譚一整合完部隊的當夜,就把以監軍身份而來的逢紀給殺了。

在給袁尚的回報中,則以逢紀心懷異志,欲投曹智,而殺之。訊息傳回鄴城,袁尚氣憤的撕爛了手中袁譚傳回的信件,大罵袁譚狼心狗肺,發誓要正法了這個真正心懷異志的大哥。袁氏兩兄弟,在袁紹斷七還未過,就正式決裂,兄弟鬩牆。

#######而在袁氏內訌這段時間裡,曹智卻在許都享受著家庭的溫馨和天倫之樂。

在之前曹智肅清反對和圖謀不軌者,整個漢朝廷還是在一段時間內餘波未定。

首先是曹智要安撫和看清各在外將領、官員對他處理結果的態度。特別是像曹仁、荀攸等有與這場風波主要有瓜葛的人員,他們的態度對曹智接下來的朝廷安排和曹氏團隊內部的穩定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但令曹智沒想到的是,在不在許都的這些重要人物,還沒有表明立場前。賈詡卻是第一個站出來,向曹智、向當今皇帝劉協表達了要辭去所有官職,回家養老的意願。

這讓曹智有點措手不及,曹智一直把賈詡歸類為最能在這番亂世中審時度勢,尋求活得時間最長,還要保全家人,有真正的大智慧,和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但沒想到這次賈詡辭官、遠離政壇的聲音是如此突然和堅決。對於賈詡在曹智剛剛任命他為荀彧接替者,成為尚書令僅僅半個月不到的時間裡,就提出辭呈,外界也是反響頗為激烈。

一說,賈詡認為自己非曹家舊臣,卻策謀深長,所以怕曹氏成員猜嫌,於是採取自保策略,閉門自守,也不攀結權貴的策略。

二說,賈詡對於曹智掀起的這場風波一直持反對態度,這是他心懷不滿,而心灰意冷之下的一種報復行徑。

三說,賈詡得了重病,將不久於世,所以辭官。

反正不管外界怎麼猜測,曹智的反應還是很強烈的。在賈詡提出辭職的當日,大發雷霆的曹智就下令抓捕了賈詡,並迅即把他下了大獄。

但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