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部分(3 / 4)

小說:攪亂三國 作者:冷如冰

一條不歸路。

就在袁紹頒下蔣義渠留守黎陽,已在延津一帶的文丑改向白馬進攻,而他也將在剋日親率十萬大軍渡河的大約一個時辰後,沮授連摔代跑的跌進了袁紹的大帳。袁紹的命令第一個最直接的下發人,就是前軍監軍沮授。。。

沮授一看命令,就急的不得了,他也知道這份命令背後有人在搞鬼的成分。最後在得知顏良在白馬兵敗,被殺後,他就恍然,並且想象出審配和郭圖向袁紹進言,勸說的情景。

“主公不可萬不可,勝負變化,不可不詳。今宜留屯延津,分兵官渡,若其克獲,還迎不晚,設其有難,眾弗可還。但這樣倉促渡河絕不是上策啊主公……”沮授幾乎是用跪爬在地上的方式一路高叫著,一路爬進袁紹軍帳,勸告著袁紹。

沮受的意思,就是把主力留屯在延津渡口的兩岸,派出一支精兵進逼到官渡。。。而以主力作為後援。如果兩軍在官渡形成交織混戰,主力再南下支援。這個計劃看不太明白重點,但卻可以看出沮授他早已看明白官渡這個隘口的重要性。

但沮授的苦口婆心,並沒有引起袁紹的多大的反應。袁紹還是在那面大銅鏡前,認真地包著他的那條橘**幅巾。袁紹的“白馬義從”們依然在忙碌的收拾袁紹的書籍、琴棋及一些飲宴器具等袁紹的私人物品。

郭圖和審配此時還在帳內,但一直冷眼旁觀著沮授的表演,並沒有要與沮授的觀點展開爭鋒相對的辯論的意思。此時對於心急火燎,連滾帶爬,帶著一腔真知灼見衝入袁紹軍帳的沮授來說,差不多都沒人理睬過跪在地上的他。

沮授誤以為袁紹有意聽取他進一步的闡述,和郭圖、審配等人的黔驢技窮。接著沮授就開始解說、闡述他剛才的觀點。

沮授的意思是說如果以一支偏軍,比如先派兩萬人南下,不走延津或是白馬,而是直放官渡。以這支偏軍進到官渡後,建立防禦陣地,進行“進攻中的防禦“,這樣就能做出威脅曹智的心臟許都的態勢,而以主力大軍作為後援,如果前渡的軍馬被曹智伏擊,這時主力就可以堅決南下,在強佔官渡的過程中吸引住曹智的主力,進行他們希望的會戰。他的意思是這樣比鋪成開來有限的兵力,去攻打延津、白馬這些要隘要強了許多。此外他的這個計劃最重要的一點是以自我為主,不在跟著曹智所顯露出的情況,跟著曹軍的變化而變化。也就是在敵情多變和不明的情況下,按照一套袁軍自己得到既定戰略路線前進,就不會再出現被曹智牽著鼻子走,出現今日渡河部隊慘敗,顏良戰死的惡果。

如果說沮授之前按兵不動的建議有所欠缺的話,那麼此時建議就是很明朗化,主題鮮明,也是比較貼切他們現實進展需要的。據後來的戰果,袁紹要是採納了這個主張,至少可以避免文丑的覆滅。

當然因為文丑實際上是因為追敵追的太緊,輕軍冒進而最終導致失敗、戰死的成分更大一些。但是要此時袁紹聽從沮授,改變命令,使文丑接下來躲過一劫也未嘗不可能。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內部調整

可是袁紹卻非但固執己見,採用了審配和郭圖的提議,全軍從延津、白馬倉促渡河追擊。

還對著沮授轉身就是一頓臭罵:“你個混蛋,就是你之前建議我固守、觀望,什麼以不變應萬變,現在你看到了嗎,顏良死了,你滿意了嗎?哼……我早知道你們不和,但沒想到……哼哼……”

面對袁紹突然的咆哮,剛才還在喋喋不休,侃侃而談的沮授一下子悶掉了。

罵完人,發洩完胸中悶氣的袁紹卻是自顧自的轉過了身,不願多看一眼沮授的繼續照了照鏡子中他的“袁紹巾”包裹的是否到位,還有沒有瑕疵等等儀表問題。

面對袁紹的冷漠和輕蔑,甚至厭惡,沮授忠心耿耿的苦諫換來的卻是這樣一個結果。沮授不但充分體會到了剛才自己一番言語簡直就是在對牛彈琴,袁紹的態度和猜忌,還深深地傷害到了這位年紀半百老先生。

沮授此時從眼眶中掉出了真摯、痛心的眼淚,他悲憤絕望之情再也抑制不住。他在抽搐著掉過幾滴眼淚後,就解下了腰上存放監軍印的革囊,雙手往袁紹身前一舉,悲憤道:“老巧年邁多病,實不堪重任,今特請主公恩准,辭去監軍一職!”

“什麼?你要辭職?”擺首弄姿中的袁紹和一旁暗自冷笑的審配、郭圖等皆是一愣,他們沒想到沮授如此剛烈,在被袁紹兩三句的怒罵後,就要辭去職物。這多少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就算是很樂意看到這一幕的郭圖和審配。

“沮授你想要挾我嗎?大軍剛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