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部分(3 / 4)

小說:攪亂三國 作者:冷如冰

往來的袁術的來信時,一陣吃驚。

袁紹此時正在慶賀的同時,進行著他人生中最勵精圖治的整合階段。新接手了公孫瓚全部的勢力和資源,擁有了四州的袁紹發揮著他的才幹,並非常清醒和開明的聽取著,如田豐、沮授、審配等人的許多正確謀士的建議,使他在這一段時間的政策制定,統一規劃都顯得井井有條。北地四州也在袁紹的治理下迅速的恢復著生機,袁紹儼然也在為將來的治理天下做著施政經驗的累積。

接受完公孫瓚的一切,又經過這段的勵精圖治,袁紹的自信心正在一個巔峰狀態,他也在為自己將來更大的發展做著種種設想。

袁紹知道袁術沒死,就想到過了是不是可以拉自己這個弟弟一把,順便給自己未來更大的發展謀求點什麼。

袁紹此時到時沒想到過讓袁術禪讓帝號之事,但傳國玉璽在袁術身上,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很多人在壽春觀禮袁術稱天子的儀式上就見過,當時很多人恍然原來現在在許都的漢獻帝用的不是傳國玉璽。

真正的一國之君又豈是因為一枚玉璽就可以證明的,但袁術很是在乎,同宗的袁紹也一樣,他一樣很重視傳國玉璽,他希望此次救助袁術的同時,也能將傳國玉璽收入囊中。這對他將來的“大事”可是一個很好的伏筆。

袁紹知道袁術的信不能輕易示人,一拿到,袁紹就躲入了書房內閱讀,袁術在信上說:“漢朝的天下早就丟掉了,天子受人控制,政出於私門,豪強角逐,國土分裂,現在和周朝末年七國紛爭的時代沒有兩樣,結果是強者兼併天下。我們袁家受命於天,理應當皇帝,符命、祥瑞都顯示得一清二楚了。今日您擁有數州之地,民戶百萬。論實力無人比得上您的強大,論德行無人比得上您的崇高。即使曹智有心扶衰拯弱,怎麼能夠接續已經滅絕了天命的漢朝呢?”

袁術是在建安二年稱帝淮南的,但只過了半年時間,搞得資實空虛、內外交困、眾叛親離,在走投無路之際,他“慷慨”地表示願把帝號讓給袁紹,袁紹知道他這是無奈之舉。

但這對袁紹來說真是天大的訊息,心有靈犀一點通的袁紹見信雖然不敢聲張,心裡卻是求之不得的。

“機會終於來了,親兄弟,就是親兄弟,在這麼關鍵的時刻還知道肥水不流外人田,真是太好了!”

坐擁了小半個天下,實力又遠超天下任何一路豪強,他袁紹還沒資格做皇帝,那還有誰夠資格。

於是,袁紹積極行動起來,要具備稱帝的條件不是袁術願意禪讓,拿出傳國玉璽就可以的。稱帝首先要取得他身邊文臣武將的支援,進而才是天下才俊的認可,這是政治基礎。最後做出一番民心所向,天命所歸等姿態,袁紹再推讓三番五次,就能順理成章的自建一國,成為一代君王。

說句實話,袁紹認為只要取得他身邊這些文臣武將的支援,就等於取得了天下才俊的支援,就有了政治基礎。因為袁紹一直認為天下有點本事的人才都在他帳下,或是曾經在他帳下。而同樣最近顯現出人才濟濟的許都,曹智帳下那些人,要麼在袁紹眼裡根本不能算人才,要麼就是從他這挖牆腳挖過去的。

袁紹堅信這些牆頭草,不但夠不上頂尖人才的標準,而且今天他們因為曹智的起色,而投奔與他,他日他袁紹一但稱帝,他們還不調轉槍頭,蜂擁而回,爭著要投效到他帳下,從新為他效命。

袁紹想過了,到時你們這些牆頭草想回來可就沒那麼容易了,哼哼,到時袁紹準備挑挑揀揀,像荀彧、郭嘉這種做了太多對不起他事的,他還打算不收呢!

袁紹在自己設想、狂想、妄想一番後,就指使主簿耿苞為自己當皇帝尋找根據。

耿苞這個笨蛋也算飽讀詩詞,有那麼兩把刷子,又求表現。於是透過一番收集資料,斷章取義的私下對袁紹說:“赤德已經衰敗,袁氏是黃帝后裔,應該順天意、從人心。”

這幾句話的意思是,按“五德相生”的“理論”,漢朝是所謂火德(即赤德),火德要由土德代替,黃帝就是土德,而袁家為黃帝的後代,所以袁氏取代漢朝是“天意”。

接著袁紹故意在一次會議上向軍府僚屬公開了耿苞的這些鬼話,本指望大家同聲擁戴,沒想到以田豐、沮授,甚至審配等僚屬們都認為耿苞妖言惑眾,混淆視聽,漢王朝和漢獻帝都活的好好的,還受封了袁紹和他們很重要的官職,怎麼有可以取代的想法,更沒什麼胡亂的“天意”說法。

並且一針見血的指出袁術就是個很好的教訓,一稱帝便成了天下人的眾矢之的,田豐等人忠心的勸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