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部分(3 / 4)

小說:攪亂三國 作者:冷如冰

《三國演義》說張繡投降,是賈詡出謀劃策的,史無記載,但事實就是如此。

賈詡的到來,令處於是戰是降苦惱中的張繡大喜過望。賈詡立即被迎入宛城,張繡更是以子侄之禮款待賈詡。

而在張繡向賈詡請教夾在劉表和曹智中間的安身之策時,賈詡直接建議張繡投降,迎納曹軍入宛城,把南陽之地交給曹智,投效其帳下。

張繡被賈詡的開門見山,懂得有點不太適應。但隨即一想賈詡跟著那個曹智又有些時日,現在又被曹智拜以高官,自然要為曹智說話。這次來到他這裡看來也是純屬以官方的身份了,不再是他在長安時的忘年之交。

張繡在賈詡到來之前,也正處在舉棋不定之中,他一來不想為劉表利用,給他堵了曹智的槍眼,二來也怕曹智不會善待與他,畢竟他和他的部屬出身“西涼軍閥”,從董卓開始跟隨他入京的西涼軍閥,雖然名噪一時,但留給世人的皆都是兇慘、狠毒地罵名,現在更是為天下人所唾棄,屬於可以人人喊打的那種。曹智在去年用計策反張揚屬下,將其誅殺,就足見他對出身西涼的軍閥的狠心。

張繡沒有很快答應賈詡的建議,只是把賈詡留下,好生招待著,每日來與其敘敘舊,飲酒聊天。

賈詡知道勸降之事,欲速則不達,這事也急不得,只是慢慢地為張繡灌輸者曹智的雄才大略,將來必定是主宰天下的雄主。賈詡經常跟張繡提到,“今天下分崩,國主遷移,民生廢業,饑饉流亡,公家無經歲之儲,百姓無安國之志,難以持久。今曹公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賈詡這樣做的目地就是要凹顯曹智,貶低劉表。他告訴張繡,劉表雖士民眾強,但無經遠之慮,未有樹基建本者也,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財。

賈詡這麼說,是想讓張繡看出曹智與其他諸侯的不同之處,並且明白無誤的表達著曹智是終究能夠成就霸業的事實。

而很清楚的傳達著劉表這個傢伙他只是個會誇誇其談的傢伙,坐在這兒聊天可以,打仗他不行,幹雄主的事更不行,而且是個守財奴。

張繡你和劉表結成了聯盟,賈詡說如果我猜得沒錯,你們之間的協議肯定是由劉表提供糧草,而劉表這個人,以賈詡對他的瞭解,他是不會當真給你提供糧草的,所以張繡你要考慮清楚,要是真與曹智對敵了,你很快會陷入兩難的境地。

賈詡是聰明,但有時聰明也會反被聰明誤。賈詡就是在張繡明前表現的太聰明,所以他的說辭非但未能引得張繡的信任,反而使他猜忌起賈詡的目地來,所以張繡在賈詡到來宛城十餘日後一直未明確表態,是降是戰的態度。

賈詡的耐心也在慢慢被消耗殆盡,他真想寫封信回去,讓曹智出兵先攻打一下宛城以外任何一座城池,威懾一下張繡。

沒想到賈詡的期盼果然靈驗,沒多久,他就收到了曹智親率大軍逼近的訊息。賈詡哈哈大笑聲中,令屬下把他所住的行轅大門敞開,說是等今日必到的張繡。

曹智真刀真槍的來徵荊州,大軍來到宛城了,張繡你總該開竅了吧?

很快賈詡的話是應驗了,同樣收到十五萬大軍逼近宛城的張繡是第一時間來到了他為賈詡安排的住所,進門也叫了“先生救我!”

但張繡內心是不真誠的,因為他這時還等著劉表的後援,到賈詡這兒,只是為了拖延一下曹智的腳步,為自己贏得一些時間。

賈詡一生精於揣測別人的心理,但這次還是未能看透張繡所想,或許猜到了,但並沒有把這一條列入危險係數,也不在意。因為賈詡相信當張繡看到曹軍軍馬的盛容,賈詡認為張繡一定會折服,真心實意的投效到曹智的懷抱。

令這位名滿天下的“毒士”,沒想到的是,這一切曹智都沒讓他發生,直接被帶入了他沒意想到的結果中。

賈詡依張繡所請,向曹智寫了告緩信,要求曹智大軍停步在南陽境外,容他準備幾日後,就帶部下前往章陵與曹智會談。

但信沒發出多久,南鄉、章陵兩縣有反叛者投降了曹智的大軍,張繡最前沿與豫州有接壤的陣地直接為曹智所有了。

和談很沒開始,張繡就失了兩縣,曹智還是兵不血刃得的。張繡想象著曹智歡悅的表情,心下開始鬆動原來制定的拖延戰略方針。雖說南陽治下有三十六縣,是個絕對超級大郡,是個一兩城,問題不大。但現在是非常時期,張繡擔心治下有人已反叛,就會有人跟風,到時局面就不好收拾了。於是,張繡再次找到賈詡表達要加快和談速度的意願。

賈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