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魯肅主領兼軍師,將領以蔣欽、祖郎、張郃、趙雲為主。
這樣安排曹智主要是考慮蔣欽和祖郎熟悉水戰,而新近跟隨他的張郃、趙雲都是北方人,不習慣水戰,正好藉此機會讓他們熟悉、歷練一下,適應適應。而且張郃、趙雲都是新來的,曹智給他們的官職也不低,統的兵馬也不少。但武將間總有人不服,所以曹智要讓他們在老部下面前多表現,用實際戰功,來證明他們是有實力的。
同樣讓魯肅代替他領兵出征,也是要讓他多歷練,累計功勳,曹智一直另眼相待這個長著蠶寶寶眉毛小夥子。但在實際點將時,出了點小意外,原屬江夏蠻的楊車、樸胡等將領在曹智準備點將時,紛紛跪地,請戰出征濡須塢,打他們共同的仇人孫策,為死去的李虎報仇。
雖說他們此行能碰上孫策的機率很少,但曹智的確倒是欠缺考慮這方面的感情因素了。李虎剛死時,他們的出征要求就被鄧艾壓制過,但時過境遷,鄧艾此時也認為可以利用這種悲憤,轉化為力量,派這些蠻軍將領去打濡須塢。
曹智最終接受鄧艾的意見,率眾祭弔李虎、李黑、杜大目的靈位後,當即下令徵調了曲阿的袁約,加上樸胡、楊車,把趙雲替下,共同出征濡須塢。而趙雲改派往秣陵鎮守,荀諶也被調往那裡主理政務。
大軍出征濡須塢後,曹智在宛陵呆了五天,安慰一番妻子,也就去了歷陽。雖說現時他們的主攻目標是廬江,但對丹陽其他各縣也不是不聞不問。蕪湖這邊有鄧艾去了,歷陽勞軍之事,自是應該曹智親來。
曹智親臨歷陽督戰的訊息,傳到許貢耳朵裡,還以為要大規模增兵他這一面,來攻打他,嚇得他直接不再和周倉爭丹陽一城一地,直接棄了毗陵縣,退守到了丹陽和吳郡的邊界上,集結部隊,準備應對曹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