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2 / 4)

小說:攪亂三國 作者:冷如冰

待著鄧艾的下文。

鄧艾是老揚州了,對揚州大小事務知之甚詳。這個祖郎他也早就瞭解,在周昕任丹陽太守期間,他也不敢造反,現在曹智的實力已遠非周昕時可比,難道這時他祖郎的膽子就大起來了?

曹智放下腳步細細一思量鄧艾的問話,知他這般問話自有道理。於是,曹智也像魯肅一樣重新落坐,微笑著反問道:“那依鄧郡丞的看法呢?”

鄧艾道:“我看有人挑撥!”

曹智聞言皺眉道:“挑撥,誰?”

在曹智問出這個問題的同時,他突然又意識到了什麼。頓了頓後,又突然抬頭和鄧艾同時衝口而出的說道:“袁術!”

說罷,魯肅也是驚撥出口,這是極有可能的。袁術允以祖郎諸多好處,要他在丹陽起兵,袁術再派人從外圍兩面夾擊,一舉拿下丹陽都是有可能的。

曹智馬上要求宛陵斥候營稟報關於潛入丹陽境內敵軍斥候的動向,特別是和涇縣祖郎有關的。事畢,鄧艾還不忘提醒道:“不光要注意祖郎,還應注意丹陽周邊的動向,防止袁術派人搞奇襲。”

曹智認為非常有理,隨即急令各縣收攏兵馬,準備應付可能的戰事的同時,也要注意凡是與其他各郡、各州有邊界連線的地域,都要注意、防範可能的敵軍奇襲。

辦完這一切,曹智才啟程去了涇縣。涇縣縣境位於丹陽中部,介長山大谷間,當吳越之交會,為歙池之襟喉。歷代涇縣境域較廣,境內高山秀拔、綠水長流、幅員廣闊、資源豐富。涇縣又是以水得名,境內青弋江古稱“涇水”,故名涇縣。

涇縣的山越族又是很早就居住在了這片地區,如果尋根問底,他們一定是外來遷徙進來的。但從春秋時期開始,因為這裡交通不便,又多山,多河流,並不適合漢人在平原居住和耕種的習慣,所以這裡漢人居住的很少。被山越族遷入後,不知透過多少代的繁衍,他們竟認為這是他們的地盤,開始仇視漢人,驅趕漢人。在漢初強硬措施下,清剿了幾次山越族的這種囂張行為。他們也就老實了很多,但近幾年時局動盪,對這裡的管轄又少了。祖郎作為現在的山越族宗主,趁機發展勢力,叫囂與山嶺之間。

曹智離開合肥一刻沒有停留,直赴涇縣。從合肥和巢湖新組成的一萬大軍,分水陸兩路向涇縣進發。

丹陽多山,水路行起來也不快,在涇水登岸後的三千士兵,與等候他們的大軍會合,南下往去涇川鎮。

涇川鎮地處風景秀麗的皖南山區,是涇縣縣衙所在地。也是被祖郎攻打的第一個地方,縣令已殺,縣衙也被掠奪一番。

此時鎮守涇縣的樸胡率領著一萬曹軍,收復大部分由叛軍佔領的地方。把祖郎逼回了茂林鎮和雲嶺鎮一帶,並把那裡都重重包圉。

但就是收回這些地方,樸胡和他的部眾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曹智等抵達涇川鎮時,樸胡率前部已攻入位於茂林和雲嶺一帶的山區,但卻吃了一場敗仗,死傷了幾百人,剛剛退回涇川鎮。

曹智的軍隊雖說奉有嚴令,絕不濫殺婦孺或投降者。但這時涇川鎮裡烈焰沖天,浪煙直衝上清朗的天空。十多組建築物,都有起了火,喊殺之聲還震耳不絕。

這就是曹智率部進駐涇川第一眼看到的景象,樸胡知曹智率眾而來,大喜過望,把眾人迎入營裡。樸胡欲設宴為眾人洗塵,給曹智婉言拒絕,曹智要求樸胡給他解釋一下,為什麼涇川鎮內一片狼藉,他的部隊不是已經攻陷了這裡嗎?為什麼一副燒殺搶掠的景象。

樸胡哭喪著臉,冤枉道:“稟主公,這些山越族實在太不要臉,不但全名皆兵,還依仗涇縣到處的山林、河流,不和我軍真刀真槍的正面拼殺,而是躲在樹叢、大石、小溪處,待我軍開進時,突施暗殺。我軍雖已收回縣衙,但就攻佔這個涇川鎮,就付出了一千多人的傷亡。我們也遵照您的命令,不濫殺留在涇川的山越老弱婦孺。但卻不曾想,今日我們強行推進到祖郎的老巢茂林和雲嶺兩鎮,大軍剛走,留守涇川鎮計程車兵卻紛紛受到鎮內那些老弱婦孺山越族的襲擊。我有一個親兵,只是想幫一名山越族婦女去井邊打水,哪成想,那娘們竟趁我那親兵不注意,從裙子底下摸出一把匕首,把我那親兵給捅死在了井邊。我在前線也進展不順,祖郎的老巢並不設在茂林或是雲嶺鎮上,而是躲在那片連綿的山林地帶,還設下了各種陷阱、埋伏,今天我又折了四五百人,但卻寸土未進,連那片山林都未透過。回來後,一些士兵氣不過,就燒了幾間山越人的房屋,懲辦了幾個兇手。”

說到此處,樸胡也是好生氣餒和無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