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又是拱宸門外的天寧禪院。傳說這座寺院原是晉代謝安守揚州時的住宅,後來舍宅為寺了。寺中伽藍七堂規模宏大不必說了,就說大雄寶殿兩側的東西耳房也一眼望不到頭。遊方僧侶、文人墨客到了寺裡,大都就在耳房下榻。當家的老和尚知道石濤的畫名,便問石濤:“揚州景物,法師以為有何特色?”石濤說:“唐人云:園林多是宅,車馬少於船。果然如此。”老和尚說:“揚州尚缺一景,不知法師可曾注意?”石濤說了一個字:“山。”老和尚笑了:“真是慧眼慧心。法師能不能為寒寺留點墨寶,也算是補嘗揚州的無山之憾。”石濤頷首。老和尚看看石濤:“不敢多勞。殿側耳房,一房一幅。”石濤的眉頭微微聳動一下,又點點頭。待他走到屋外,東邊數數,西邊再數數:東邊36間,西邊也是36間。
善於畫山的畫家,揚州也有。可是要畫72座山峰,展現72種面貌,這樣的畫人別說揚州沒有,大江南北也很少見。再說,石濤在宣城、南京經常譏笑當今皇室的山水畫家,自稱“我用我法”,那麼,請你畫72座山峰,既要峰峰各異,又要能峰峰都有別於皇室畫家,看你有多大能耐。如果72峰中有若干雷同,如果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