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從漢末以來就是各級政權,各代朝廷角逐徵召的物件,然而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任何一種權力,任何一種努力,能夠成功改變他的意志,他堅硬如鐵,穩如泰山。
三軍之帥可奪,老匹夫志決不可奪,或許,這句話在管寧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吧
黃逍也知道,如不是自己新穎的教學體系,想留下管寧,也是萬難,即便是強硬的留下其人,也留不下其心
而這樣的人,自然不會於眾人有過多的交集,甚至會刻意的去疏遠,如此之人,能討眾人的喜歡才怪
只見此刻的管寧,獨自坐在座位上,有一杯沒一杯的喝著悶酒,不在是往常的一副淡然,卻是滿臉的沉思,甚至是難看至極
聽到黃逍相問,沉思中的管寧不由得被驚醒,見眾人皆看向自己,管寧不由得苦笑了一聲,微微起身,向黃逍拱手說道:“天王大人(管寧未任黃逍為主),寧無事,只是,豫章太守找到了在下,想求見天王大人”
“呵呵,想見本王幼安就將其帶來即可,何來如此憂慮?這豫章太守也真是的,想見本王直接來見便是,怎麼求到你管幼……啊”黃逍說著說著,陡然止住,半晌奇怪的問道:“幼安,你說的豫章太守,該不會是華歆吧”
“果然什麼事都瞞不得天王大人,沒錯,正是華歆。”管寧的面色,更是苦了起來。
燈光搖曳,一個有些微醉的中年文士坐在了案臺邊上,閉上了眼睛,也不知道是睡著了,還是在閉目養神。
不一會兒,他睜開了眼睛,朦朦朧朧地看向案臺上的油燈跳動的火焰,露出了一絲絲充滿回憶的笑容。
我叫華歆,字子魚,平原人。
少年時代我遊學四方,結交了不少朋友。最讓我難以忘懷的便是邴原和管寧兩個人,他們成為了我少年時代乃至青年時代最好的朋友,知己。
有人說過,人生在世知己難求。他們兩個確實是我的知己,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會對外面的人說,我的才華是我們三個當中最好的。因此別人將我們稱為一條龍的時候,我為龍首,邴原為龍腹,而管寧為龍尾。
如今回想起來,往事歷歷在目,可惜人事全非。
邴原是有才華,可是他更喜歡安逸的生活,我記得當初我和他說起為官的事情,他總是微笑地搖頭,說什麼只願意開門受徒,當一個教書匠就夠了。對他來說,讓他面對官場上的你爭我鬥,那簡直就是要了他的命,因此他選擇當老師,也不願意當官。
對待這樣的知己,自己能做什麼呢?
至於管寧這個人,真是讓我氣憤
說起來,管家也曾經是管仲之後,也是一方世家,可惜家道中落。到他這一代的時候,他父親死了,變賣掉家中的資產也難以安葬,後來鄉親父老見他可憐,又敬重管老爺生前的為人,便大夥湊錢想替他把父親給葬了。可惜他並不領情,還對別人說自己家裡有多餘的錢財可以將父親安葬。面對倔強的他,鄉親們也毫無辦法。最後他靠著替人當三年的私塾先生把父親給葬了。
這個人自尊心很強,同時他不會接受別人任何一點帶著施捨性的幫助,同時他也看不起那些高官,總是一副清高的樣子。這就是他最大的缺點,不過有時候我還挺喜歡他這樣的缺點,因為和他在一起,總是能聽到他對那些朝中高官們最尖酸的評判。
不過,顯然,他不接受鄉親們的援助葬父之事,我卻是不大的贊同,畢竟,死者為大,三年後才將父親下葬,確實有點……不孝啊
後來我們發現中原要亂了,於是三個人商量今後的出路。
對於我來說,天下越亂對我越好。要知道,天下不亂,我又如何能施展我胸中所學呢?我很自然地告訴他們,我想去洛陽,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個機會擠身朝廷,可惜他們卻商議如何去遼東避難。
哎,看來相處多年的朋友,就要這樣分開了。心中十分的不捨得,可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我的舞臺絕不是山野,而是官場,而是戰亂的舞臺。
我知道管寧很窮,既然想去遼東,而遼東路遠,沒錢又怎麼可以?因此我故意將金塊埋進地裡,希望他種地的時候能夠發現。果然他種地的時候是發現了我埋下的金塊,可惜的是他看得金塊竟然一動也不動,反而將金塊如同一般的石頭一般勾到了一邊,還繼續種菜。甚至,我檢起金塊後,其看向我的目光頓時發生了變化
這本就是我的金塊啊
不過,不想好友有所誤會,我不得已,將金塊丟到了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