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如此之局,是臣始料未及,請陛下治罪,臣絕無怨言”
諸葛亮見孫策如此,心中老大的不願意,他口上說的是始料未及,而不是料事不周,顯然是在說,我諸葛亮沒料到,你們又料到了?如此之事,完全超乎人的想象,當初你孫策也是同意了的,想不到,此刻,罪責全歸到了我身上跪在那裡,昂著頭,嘴角卻是浮現一抹淡淡的笑容,似是在嘲笑什麼。
諸葛亮本就對孫策沒什麼忠心,幫助孫策,也不過是想證明下自己而已,此刻,見孫策如此說,漸生離心。
“陛下,此事,確實非常人所能預料,袁紹大軍敗得太過突然,說實話,末將也是未曾想到,袁紹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戰敗,而且,敗得如此悽慘。依雙方的兵力對比來看,黃逍即便是想勝,也是萬難,陛下也是知道,這當是一場持久的戰爭,卻不想……此事也不能全怪軍師,畢竟,那時出兵,更會惹得天國、陳國的仇視,無論哪一方,都會對根基不穩的我國造成重創的,陛下,還請三思啊”一旁的周瑜,乍然見到諸葛亮眼中閃過的那絲淡然,心中一驚,也感覺孫策這話有些說得太過了,忙上前勸說道。
整個朝堂之上,能同孫策這麼說話的,也只有他周瑜了
“軍師快快請起,”孫策發洩過罷,也有些冷靜了下來,忙對著諸葛亮說道:“朕方才一時糊塗,這言語間有些過激,還請軍師不要往心裡去才是。”
“陛下說得哪裡話,為臣的安敢介懷。臣謝陛下不罪之恩。”諸葛亮站了起來,聲音之中,滿是平淡。
士元啊士元,袁紹敗了,你又是怎樣了?投靠了黃逍沒有?但願你沒有死在戰場上才好,弟還想在戰場上與你較量一番呢。諸葛亮心中暗暗的道。
“軍師,不知你方才說的不是什麼壞事,是指?”想到諸葛亮所說,孫策忙問道。
“陛下,之所以說不是什麼壞事,那是指黃逍雖然戰勝了袁紹,但是,有所傷亡已是再所難免。僅僅兩三個月不到的戰爭,十餘萬對袁軍四十萬,可想其之戰況的慘烈,雖然為時不長,但是,軍心疲憊卻是再所難免,不宜繼續投入下一場戰爭,所以,黃逍現在要做的只能是休養生息,斷不能發兵我吳國。”
略停頓了一下,諸葛亮接著說道:“再者,黃逍雖然取得了陳國大片的土地,但是,陳國的國情不用臣說,想必陛下也是知道,其境況,絲毫不比黃巾之亂時之慘狀,這,對天國、對黃逍而言,無疑是一巨大的包袱。世人皆知,黃逍愛民,必然會對遠陳國的百姓有個交代,如此一來,非三五年不能盡全功也”
諸葛亮一席話,讓滿朝的文武悉數陷入了沉思之中,所有人,都在細細的品位著諸葛亮話中的每一絲韻味。
“再者,黃逍得到了陳國的領土,在臣下看來,這也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諸葛亮語不驚人死不休一般,望了眼滿朝沉靜的百官,突然說道。
“諸葛孔明,你這話就有些不對了吧?黃逍得了諸多領土,實力大漲,你怎麼說還是好事?禍在旦夕之間,國家處於存亡之秋,你還有心在這裡開玩笑,到底是安的什麼心?”諸葛亮的下手處,一個鬚眉皆白的老臣走了出來,向諸葛亮喝問道。
“張子布,你這話好沒道理,身為吳國之臣,我諸葛亮自然是安得好心”諸葛亮撇了張昭一眼,不屑的道。對於這個一直將家族的利益放在首位的老傢伙,諸葛亮一直沒什麼好感。不得不承認這老傢伙內政方面確實有著一手,但是,分不輕孰輕孰重的人,顯然還入不得諸葛亮的眼。國要是沒了,家族還能好嗎?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
“恐怕,不盡然吧”對於這個一來,就壓在自己頭上的小子,張昭也是很不感冒,平時了,也是處處針鋒相對。
“張大人,還是讓孔明將話說完,再做定論也不為遲。”周瑜沉著聲音說道。心中卻是對張昭此刻的舉動很不滿意。如今,討論的是軍國大事,豈是在這裡耍個人恩怨的時候張昭一直以來針對諸葛亮的行為,周瑜都是看在眼中,只不過,沒鬧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見張昭又跳了出來,周瑜的臉頓時拉了下來。
聽周瑜語帶不悅,張昭頓時啞了下來,悻悻的退到一旁。張昭別人不懼,惟獨懼怕這個看上去很是年輕的周瑜,因為,張昭知道,周瑜的地位,不是他所能撼動的,要知道,即便是孫策對周瑜,那也是言聽計從
“軍師,還請說下去。”周瑜伸手請道。
諸葛亮點點頭,接著說道:“眾所周知,黃逍向來推行的就是精兵的政策,如此,大家多是統兵之人,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