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逍先聽聽奉孝意見。”
郭嘉毫不思考,張嘴道:“主公,此當去也!”
“奉孝也認為當去?”
“這個自然,主公,此役於公,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討其乃是大義也,一者順天意,二者,順民心也;於私者,先前董卓送高官重禮與主公,而主公辱及他,早已惡了那廝,何不趁此良機,揮兵討之,以絕後患?”
黃逍哈哈大笑,拍著郭嘉的肩膀道:“知我者,奉孝也!奉孝之言,深合逍之意耶!”
“主公也打算出兵?”郭嘉看著黃逍說道。
“出兵,當然要出兵,不過,卻不是現在,哈哈……”黃逍自然是要出兵,但是卻不想和那些諸侯一齊繳渾水罷了,他想等一時機,時機到了,自然會出兵。
郭嘉疑惑的看著黃逍,道:“此卻是為何?”
“哼!諸侯者,面和心不和也,各藏私心,無大作為也!”黃逍冷哼一聲,不屑的道,轉過頭,看向四下將士家眷,高聲道:“鄉親們,今有董卓暴政,荼毒百姓,殘害生靈,狼唳不仁,我黃逍不才,欲親帥大軍討之,為天下眾生討一公道,望我幷州男兒能助我黃逍一臂之力!”
“大人但請,敢不從爾?幷州上下,唯大人馬首是瞻!”
黃逍先前那一跪,不禁奪了將士的死效之心,更奪了將士家眷的那顆赤心,本就對黃逍甚是敬仰,現在,無不心有膜拜之意。一家眷老者顫巍巍的走出人群,竭力呼道。
“唯大人馬首是瞻,唯大人……”眾家眷群情昂揚,慷慨激昂,聲勢居然不比軍隊差上分毫。
主公高明也,如此,盡得將士之心,百姓之心,何人不效死命?縱嘉亦如此也!此行徑前所未有,卻感人肺腑,絲毫沒有做作之意,全然是一顆真心,怪不得湛瀘以其為主,得君如此,百姓幸甚,天下幸甚!龍豈池中物,乘雷欲上天!郭嘉平靜望著眼前的場面,那顆心,卻早已滿是波瀾。
*
公元190年正月,曹操發出討賊檄文,各鎮諸侯紛紛舉起義旗,舉兵響應,共計一十六路諸侯,分別是: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第九鎮,濟北相鮑信。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五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六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加上曹操自家軍馬,共計一十七路諸侯。諸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萬者,有一二萬者,唯曹操最少,只五千人爾。各領麾下文官武將,投洛陽來。
且說北平太守公孫瓚,統領精兵一萬五千,望洛陽而走,欲會合個鎮諸侯。路經德州平原縣,被兩人攔住,視之乃是劉備與甘寧二人,公孫瓚遂邀劉備共往洛陽一同討賊,二人欣然棄官隨公孫瓚而行。
眾諸侯紛紛陸續皆至洛陽,各自安營下寨,連線二百餘里。操、曹操乃令宰牛殺馬,大會諸侯,商議進兵之策。因那袁紹袁本初,乃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漢朝名相之裔,是被眾人推舉為盟主。次日袁紹築臺三層,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焚香而拜。袁紹高聲呼喊道:“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
讀畢,眾諸侯歃血為盟。歃血已罷,眾諸侯共袁紹紹升帳而坐,兩行依爵位年齒分列坐定。
“可惜,有一人未至矣!若得此人至,何愁董卓不滅!”曹操拍案,憤憤然道。
“孟德所言者,何人也?”袁紹奇怪的看著曹操,心中奇怪,諸侯者,多有不曾來者,曹阿瞞因何為一人不來,生如此之氣?
“本初不知,操所言諸侯未到者,乃是幷州州牧黃逍也,其距洛陽最近,然眾鎮諸侯,遠者已到,可他卻還是未至,著實可惱也!”曹操緊皺著眉,怒聲道。
“哦?孟德所言者是他?”袁術神色一驚,疑惑的問道。
“正是那黃逍!此人,神勇之名,天下得之,操欲請他出兵,以敵呂布那廝,然卻不想,其卻不到,如何不教人惱恨!雖其對我曹某人有恩,然大義面前,由不得我曹操不鄙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