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2 / 4)

加親密。更重要的一點是,孩子會因為得到了父母的認同,從而會積極進取地去對待周圍的一切事情。

方法四:更多地著眼於孩子的努力和進步

在前面,我們向父母們傳達了這樣的觀念:鼓勵孩子之前,先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優勢。這時,肯定會有家長說:“我的孩子沒有優勢,我怎麼鼓勵他呀?”其實,這些家長的這種說法就是錯誤的,不管孩子如何平凡,他們都會有自己的優勢。同時,這還表現了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個誤區——急於求成。父母們應該明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對於教育孩子,尤其是教育那些已經有了自我意識和理性思維能力的孩子來說,更是心急不得。

下面我透過兩個家教案例對比的方式來說明這一問題:

孩子拿著59分的試卷回家了,一位媽媽是這樣對待孩子的:她生氣地指著孩子的鼻子說:“我看你是永遠考不及格了!”

而另一位媽媽拿著孩子的成績單這樣對孩子說:“兒子,你這次考試比上次進步了5分,而且都即將及格了,這是你這段時間努力的結果呀。繼續努力,下次你肯定會及格。”

作為家長,我們自己也能體會到這兩種不同的態度對孩子產生的教育結果。第一位媽媽看到孩子的成績,她首先想到的不是孩子的進步,而是孩子沒有考到她滿意的程度,因此斥責孩子的話馬上就脫口而出。其實這是家長們的一種急於求成的心態在作怪,在這種心態的影響下,家長對孩子的一些努力和進步往往會視而不見。而這對孩子繼續努力的積極性將會是很大的打擊。

而第二位媽媽的態度則不同了,也許孩子並沒有考到她理想的成績,但這位媽媽看到了孩子的努力,並對孩子的點滴進步表示了認同。在媽媽的這種鼓勵下,孩子肯定會滿懷信心地去繼續努力。

在很多情況下,很多父母常以一件事情的結果,來給孩子下結論,就像上面事例中的第一位媽媽那樣,因為孩子一次或幾次沒有考及格,便過早地下結論:“我看你是永遠考不及格了。”其實這表明了父母的一種態度,一種過分強調結果的態度。這種態度會向孩子傳達這樣一種資訊:除非你做好,否則,你所做的一切是毫無價值的。

父母們的這種態度是非常可怕的,它會使孩子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去嘗試。一個不敢去嘗試的孩子,他永遠不會與積極進取有任何聯絡。因此,明智的父母不會去過分計較事情的結果,而是注重孩子的努力和進步。

每個孩子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期望一個原本能力不是很強的孩子,能夠立即做好一件事情,是不切實際的。為了避免孩子再次受到傷害,父母在鼓勵他們的同時,幫他們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是非常重要的。

家裡大掃除,10歲的濤濤自告奮勇承擔了擦玻璃的任務。一開始濤濤乾得很起勁,但沒過多久,濤濤就想放棄了,他給出的理由是:房間太多了,我什麼時候才能擦完呀?

聰明的濤濤媽媽沒有責備兒子,而是這樣鼓勵孩子:“彆著急,慢慢來,每天只把一個房間裡的玻璃擦乾淨就行了。”並且在濤濤每完成一部分後,媽媽總是不忘鼓勵他:“我看到你工作很努力!”“因為你的工作,我們家裡變得清爽、乾淨多了。”

在媽媽的鼓勵下,濤濤終於花了三天的時間把每個房間的玻璃都擦得很明亮。

對於四年級的孩子來說,由於他們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但又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所以他們常常會錯誤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很多時候,頭腦一熱,他們很容易就會接下很困難的任務。當然,面對困難時,他們又常常會看不到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不行,因此又很容易放棄。所以在這個時候,父母最應該做的就是,幫孩子把那些很難的任務分割成幾個小塊,然後鼓勵孩子分別去實現每一個小任務。

從小的進步開始,父母不斷地鼓勵孩子,當孩子體驗到成就感時,他們繼續努力的勁頭就會越來越大。

。。

批評四年級孩子的訣竅(1)

——讓孩子在錯誤中成長

現在社會,教育學家們都在提倡賞識教育。用欣賞和鼓勵的教育方法伴隨孩子成長,這的確是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好方法。但賞識只是教育的一種方式,它適用於教育孩子的很多時刻,但當孩子出現有意違反家庭、學校的規定,故意搗亂等行為時,如果父母們再用“賞識”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那孩子往往不能分辨是與非,會蔑視規則、規定,長大後甚至還會蔑視法律。

每種教育方式都有自己的用途,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