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去世之前,所羅門就想過為自己住在法蘭克福的兒子安塞姆(Anselm)謀一個什麼官職。他的想法是,奧地利政府應該在法蘭克福設一個總顧問的職位;當時,那裡還不存在這一職位。於是,所羅門找到梅特涅說了這件事,並再三強調不需要任何薪水;顯然,這個提議是很重要的砝碼。梅特涅詢問了一下馮·亨德爾男爵(Handel),問他在法蘭克福新設這樣一個職位是否可取,另外,如果可以的話,所羅門·羅斯柴爾德的兒子能不能成為合適的人選。亨德爾在下面這封信里語氣肯定地回答了他的兩個問題。
關於候選人的問題,他說:“安塞姆·馮·羅斯柴爾德男爵出生在一個富足、誠信、極有影響力的家族,他所具有的道德品質和智慧都足以勝任這一職位。我敢保證,法蘭克福###院對於這樣的安排絕對不會有什麼異議的;況且,類似的事也不是第一次了,卡爾·馮·羅斯柴爾德(安塞姆的叔叔)就曾被任命為西西里的總顧問。”
他還補充說:“也只有他這樣機智精幹、有身份有地位、社會關係寬廣的人才能勝任這樣的職位,在工作中才能保持應有的莊重,不會曲意逢迎、喪失尊嚴。再說,我們也不必付給他任何薪水。”經過這樣一番討論後,安塞姆很快就接到指令,開始上任了。法蘭克福城的###院得到有關這一任命的官方訊息後,表示相當滿意,不過還是提出了一些限制性的要求:
“猶太人安塞姆·馮·羅斯柴爾德男爵被任命為奧地利帝國的總顧問了,對此我們表示祝賀與歡迎。但是,我們也提出一些條件,那就是:在這裡,他作為一個猶太人的身份沒有改變,以後,他仍要像以往一樣,遵守法律,尊重該市的司法公正與各界權威。”
就任後,安塞姆寫信給梅特涅,言語間充滿了感激,表示他自己很清楚這一職位完全來自於“梅特涅仁慈的支援,得益於他至高無上的權力”。
萊昂內爾繼任倫敦總顧問(1)
然而,為倫敦的萊昂內爾謀職的事就不那麼一帆風順了;不過,這是內森在臨終時留下的心願之一。萊昂內爾也許是受到了父親生前的一些負面評論的影響。內森在後期任職期間遭到了不少批評,不滿大多來自於的裡雅斯特(義大利港口)的鉅商豪賈,他們說他對自己的職責漠不關心,認為“羅斯柴爾德男爵自己本身就有很多生意要做,大概沒有精力來履行他作為顧問的職責;要不然,就是覺得這些公事枯燥乏味”。
在內森去世、顧問一職空缺出來時,這些反對的聲音就已經很響亮了。弟弟逝世後,所羅門在寄給梅特涅的那封悲悼的信中,小心翼翼地提出了為萊昂內爾謀職的請求,然而梅特涅對此很冷淡,因為他對萊昂內爾有些怨恨。這個兒子繼承了父親的遺願,一直呆在馬德里開展與攝政皇后的經濟活動——這是梅特涅最忌諱的事;並且他還一直作為羅斯柴爾德家族在西班牙事務的代理人,積極地進行活動,支援皇后,而非梅特涅一方的卡洛斯。於是梅特涅故意推遲了對萊昂內爾的任命,說是要得到更多的資訊才行,要了解“這個萊昂內爾的人品,以及他的年齡、學識、能力、品德、在羅斯柴爾德企業中的位置,以及他的發展前景”。
實際上,梅特涅真正的意圖是讓萊昂內爾緊張一下,也沒想跟他過不去。當時,那個職位已經有別的人選了,是梅特涅下命令讓優先考慮萊昂內爾的。
他對那個部門的官員說:“考慮到羅斯柴爾德家族在經濟領域的重要地位,我認為這一職位更應該考慮這個家族的候選人,否則,他們對奧地利的利益就不那麼熱心了。”
同時,倫敦大使館的報告也寄到了——又是那個一向敵視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馮·胡梅勞爾起草的。
“您提到的這個萊昂內爾·內森·馮·羅斯柴爾德男爵大約三十歲,至於他的性格、品行,我還不太清楚……
按一般規律來說,一個人的能力總是由他所受的教育和所成長的環境決定的。他的能力就是在證券交易所裡獲得的,因此可以說,國際間的貿易對他而言就相當陌生了。他的關係網也僅限於在證交所裡建立起來的那些。這些想法我早已在前幾次報告中就隱約提到過了,總之,讓羅斯柴爾德家族(或類似的其他家族)成員來擔任奧地利駐倫敦總顧問的話,他們能否盡心盡力地為履行職責真的是令人擔憂。
已故的羅斯柴爾德男爵的這個長子並沒有在倫敦商業界擔任過任何職務。他們這些人憑藉繼承父輩創下的雄厚家業而出人頭地、自命不凡;但他們是否同時也繼承了父輩的勤勞與能力呢,這就很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