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2 / 4)

小說:秦始皇 作者:保時捷

死的嗎?難道另有原因?”

“酒當然沒有什麼了,這色,至少也應有一位令信陵君銷魂的女人,才會使他每日沉淪酒色力竭而死。殿下請想:信陵君是何等高雅之人,被譽為四公子之首,如此正人君子都會為一名女子的美色傾倒,可見這位女子有傾城傾國之貌了。”

“對呀,我怎麼沒想到這一點,”太子偃一拍大腿說道,“早想到這一點,臨行前也讓人在魏國打聽一下,信陵君一死,這女人流落何處了。”

郭開嘿嘿一笑,“屬下還能不瞭解殿下的這一點愛好嗎?我讓殿下隨軍出征就是為了這個,聽說那美女叫香嬌,魏王和太子增都有據為己有的心意。”

太子偃高興了,大拇指一翹,“知我者郭大夫也!好,我隨軍出征,不過我擔心,擔心父王他——”

郭開一拍胸脯說道:“殿下擔心什麼,擔心你不在的時候大王突然去世其他王子搶了你的王位?殿下只管放心去吧,有我郭開在大王身邊,誰也別想搶走殿下的王位!”

“有郭大夫這句話我就可以放心走了,郭大夫為了本太子可謂赤膽忠心,一旦我承襲王位,郭大夫就是第一功臣,一定給你封侯加爵!”

“只要太子心中有在下,郭開就是為殿下肝膽塗地也在所不辭。”

公元前二四五年。

趙成王任命信平君廉頗為大將,太子偃為監軍,率大軍二十萬伐魏,討伐檄文這樣寫道:信陵公子德才兼備,威名播於天下,合縱抗秦,主持公義,天下侯王莫不傾心擁戴推為縱約長。公子有功於魏卻屢遭妒嫉,皆為魏王無道所致。今魏王奸詐,棄君臣之義手足之情,聽讒言、親小人、遠賢臣,為一己之私而罷黜公子相位,並奪其兵權,致公子悲憤成疾,英年而逝,非天嫉雄才,乃人為也!

今趙國哀公子之逝,憤魏王之奸,代天行令,伐無道,誅暴君,以懲妒才之人,為天下士人鳴不平,揚趙國惜才愛士之風範,盼天下士人避亂於趙,使才無大小皆有所用也!廉頗已老,但戰馬不老,寶刀不老,大軍所到之處如風捲殘雲,戰無不克,攻無不勝,接連打下多個城市,一直打到繁陽。廉頗率軍把繁陽圍個水洩不通,準備等到城內斷糧引起大亂時再乘機攻城。

太子偃見廉頗只是圍城卻不攻打,十分著急,按照這種進軍速度什麼時候才能打到大梁,不打進大梁如何才能得到信陵君寵幸的美人,一旦香嬌落入他人之手,自己這次隨軍出征的心願就落空了,鞍馬之勞也就白費了。太子偃找到廉頗,質問道:“大軍圍城一晃半月有餘,將軍為何按兵不動?”

廉頗急忙答道:“殿下有所不知,繁陽不同於先前攻克的幾座城市,繁陽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裡面又有重兵把守,強攻只怕傷亡慘重也未必能攻下。”

“不攻試試,怎麼知道攻不下呢?廉將軍帶了幾十年的兵,連三歲孩童都知道的道理也不懂嗎?”

“我已經想好破敵之計,只是時機尚未成熟,請殿下不必著急,再過十天一定能攻下繁陽。”

“哼,只怕等不到那時候魏國的援軍就趕到了,內外夾攻,我軍將有覆沒危險!”

廉頗依然恭敬地答道:“這一點我已考慮到了,已派幾路伏兵埋伏在通往繁陽的要道上,一旦援軍趕來必遭伏擊。”

太子偃仍不服氣,“說得輕巧,只在要道上埋伏,那麼次要道路呢?魏軍將帥也不是蠢蛋,他們要是識破將軍的計謀從小道抵達繁陽呢?”

“小路上我已佈下暗探,只要有軍隊到來會提前報知我的。”太子偃見找不出廉頗什麼過錯,自作內行地建議說:“兵書上說,攻城掠地應由易到難,一時難以攻下的城池可以先放一放,等到把易攻的城池都克服,難攻的城池也就不難。我們大軍現在的處境不正是如此嗎?何不放棄攻打繁陽奪取周圍城池?”廉頗連連搖頭,“不可,繁陽是進軍的要塞之地,一旦放棄而進攻其他地方,我大軍的退路就會被切斷,糧草供給無處著落,這是兵家大忌。”

太子偃想了想,“我還有一計,保證可行。”“殿下請講!”

“放棄繁陽,率大軍出其不意直抵大梁,包圍大梁,能攻下更好,不能攻下也可以驚嚇魏王,令他簽訂條約向我趙國割地求和。”廉頗搖搖頭道:“殿下不懂用兵就不必掣肘我的用兵策略,行軍前大王叮囑我,大王讓殿下隨軍出征,只是想讓殿下懂得鞍馬之苦,瞭解一些行軍打仗的艱辛,並不是真讓殿下來做監軍的,倘若殿下不能承受軍旅之苦,我立即派人把殿下送回趙國。”廉頗心直口快,本是好意,太子偃卻認為這是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