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2 / 4)

小說:黃克誠 作者:風雅頌

克誠接東北局電報,命令三師直逼山海關,配合楊國夫師殲滅進攻之敵。

隔了一天,新四軍三師還沒有來得及動作,又接到東北局電令,要黃克誠暫勿向錦州、義縣前進,而改向義院口、駐操營前進,並要黃克誠統一指揮新四軍第三師及山東梁興初師,集結於撫寧地區,待機殲滅正向山海關西北之石門寨及撫寧延伸並構築地堡工事的國民黨軍。

這接連而來的電報,使黃克誠很躊躇。

這時候,新四軍第三師與山東梁興初師全部集結於撫寧地區,還需要六天時間,而且部隊極度疲勞,很難馬上投入戰鬥。中央軍委已命三師迅速向錦州靠攏,必有重要的決策。東北局卻電令不要向錦州前進。到底怎樣行動呢?

11月14日,黃克誠發電報給中央軍委並轉報東北局,說明了情況,請求指示。

當天,黃克誠收到了毛澤東以中央軍委名義發來的電報,命令三師與梁興初師分路平行前進,限24日到達錦州地區。第二天,毛澤東又電示東北局,以錦州為中心地區,為我全力集中作戰之戰略樞紐:彭林:十三日十九時電悉。頑十三軍,五十二軍,已在秦皇島撫寧地區集中。

估計其後續尚有一個軍,王少集中三個軍,然後向山海關綏中之線攻擊前進,目前山海關作戰並非真面目戰鬥。我黃梁②兩部四萬二千,遠道新到,官兵疲勞,地形不熟,目前開至義院口駐操營必無好仗可打,即便殲敵一部,不過戰術勝利,而兵力暴露不得休整,勢將陷於彼動。為避免此缺陷,謹慎使用主力,求於將來決戰時,一戰解決問題,應令李運昌、楊國夫兩部堅守山海關、綏中線,節節抗擊,消耗疲憊敵人,而令黃梁兩部從冷口、界嶺口分路隱蔽至錦州、錦西、興城三角地區,處於年哉,體整部隊,恢復疲勞,補充槍彈,熟悉地理民情,創造戰場,演習夜戰。俟敵進至綏中地區或興城地區,業已疲勞消耗至相當程度,我則集中最大兵力,計黃克誠三萬五千,梁興初七千,楊國夫七千,李運昌、沙克,在盤山錦州至山海關一帶者至少兩萬(新部隊可以參戰作為輔助兵力),共約七萬人,於有利的時間地點,由林或羅親自指揮,舉行反攻,分作幾次戰鬥,再次殲滅其二、三個師,最後全部殲滅三個軍,即能從戰略上解決問題。冀東已編鹹兩個野戰旅,可調至山海關,綏中、興城之線的西面山地隱蔽集結,於正面主力決戰時,從側面切斷敵軍後路。總之,從內線作戰著眼,此種方針最為有利。你們是否同意,仍望考慮電覆。

毛澤東11月15日這份電報,同時也發到了黃克誠的電臺。

黃克誠彷彿又看到了指揮若定的毛主席在調動千軍萬馬,同時也在調動敵人的部隊,消滅敵人於彈指一揮之間。他馬上發出命令:即刻出發!

部隊經豐潤、遷安,由冷口出關,又經青龍、建昌,於11月25日到達錦州附近的江家屯。

這樣,黃克誠率新四軍三師,日夜兼程,冒雨前進,克服重重困難,徒步行軍,歷時兩個月,途經江蘇、山東、河北、熱河、遼寧五省,勝利完成了進軍東北的任務。

黃克誠到達錦州江家屯地區以後,才知道情況並不像當初有些人想象的那樣令人樂觀。

蘇聯紅軍佔領東北地區之後,因受到蘇聯與國民黨政府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約束,不准我軍進入大城市,不准我軍接收蘇軍繳獲的日偽軍用物資。不要說新武器,連舊武器也拿不到。

當時,土匪蜂起,也沒有地方黨組織和人民政權的支援,部隊的給養相當困難。再加上部隊指戰員第一次遇到零下二三十度的寒冷氣候條件,一時難以適應。

部隊經過長途跋涉,體力消耗很大。部隊剛剛到達錦州江家屯,就接到東北局電報,受命切斷北寧線,阻止國民黨軍進入瀋陽。

事實證明,如果不是在蘇北預先作了準備,情況將不堪設想。黃克誠具有戰略家的眼光,善於獨立思考,他那過人的眼力由此可見一斑。

抗日戰爭勝利後,我軍陸續調入東北的主力部隊有十一萬之眾,而國民黨軍隊主力從大後方調運到東北還需要一段時間。這樣,暫時造成我軍獨佔東北之勢。

在進入東北之前,黃克誠就預見到東北是國民黨軍與我軍的必爭之地。

國民黨蔣介石千方百計搶佔東北,正在惜助美國的飛機、軍艦,向東北調兵遣將,不允許我軍在東北立足。在國民黨的兵力和裝備都遠遠優於我軍的情況下,我軍既不可能馬上獨佔東北,也不可能迅速取得與國民黨軍隊決戰的勝利,因為我軍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