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巡洋坦克都只有一門4omm的主炮。而美國人制造的m2a4都是可憐到只有一門37mm的小炮。想要用這些火炮對意軍的坦克傷害就必須衝到第二裝甲師,為了抓住這個穩定防線的最後機會,2oo多輛英軍坦克正冒著義大利人的槍林彈雨,不顧一切地全衝過硝煙還未散盡的硝煙,潮水般地咆哮而來。
而在英國人的對面,意軍第二裝甲師的處境也不讓人放心。在突破了南非人的防禦後,出前的四個重型坦克營合計95輛p25坦克已經銳減到只剩下61輛。現在他們將要面對的是過自身兵力三倍的英軍坦克動的集團衝擊。縱然義大利人的p25坦克擁有不小的技術優勢,但是面對如此懸殊的數量,他們能扛得住嗎?
“所有坦克開火!最大射!注意,別讓英國佬靠近!”沒等馬雷蒂出命令,所有意軍坦克的電臺裡先響起了梅西的喊聲,一種近乎聲嘶力竭的聲音。
“轟轟轟”,意軍坦克打出了第一輪齊射。一些英軍的坦克被擊中,成為一堆燃燒的廢鐵,但是更多的英軍坦克還是衝了過來。
隨著英軍坦克履帶的快攪動,越來越多的英軍坦克進入有效的射擊位置,越來越多阿米斯特朗製造的彈丸開始在沙漠的上空飛舞,越來越多的火焰開始吞噬交戰雙方鋼鐵的巨獸。
英意兩軍的坦克大戰在第一炮打響後沒多久就進入白熱化!
此時,這片阿拉姆哈爾法嶺以西南5英里的無名沙漠中正在流淌著鮮血,蔓延著烈火,撕裂著鋼鐵,吞噬著生命!在每一個有幸或不幸身處這個“鋼鐵燉鍋”的人耳邊,數百輛坦克動機的轟鳴聲和履帶攪動的嘩嘩聲匯成了毫無縫隙的一片。在他們的眼前,天空很快就被黑色的濃煙所遮蔽,大量被擊中的坦克像火把一樣熊熊燃燒。在他們的鼻腔裡,湧動著一股熱空氣的苦辣味,這股熱空氣裡混著嗆鼻的硝煙,使人喉嚨作痛,眼淚直流。
有一輛倒黴的英軍坦克被中,炮塔內的彈藥被引爆,數噸重的炮塔旋轉著飛向天空,但是這輛被“斬”的坦克卻不沒有停止前進地步伐,直到撞上另一輛被擊毀的坦克為止就這樣數千噸的鋼鐵在這片名不見經傳的沙漠裡狂奔著、碰撞著、直至一方被完全毀滅為止。
不過,儘管戰鬥非常的激烈,但是義大利人和英國人都保持著文明社會的騎士風度。在同一個彈坑裡,有時會同時出現雙方倖存的坦克手。但是這些已經經歷過一場生死掙扎的雙方卻沒有了繼續戰鬥的意志,只是互相對視了一眼後,然會轉身向著自己的戰線跑去。
正文 第60節、鋼鐵的較量(下)
當意軍第二裝甲師的坦克手與英軍第七裝甲師展開殊死搏鬥時,他的師長馬雷蒂也沒閒著。作為師長,馬雷蒂本沒必要親臨一線。不過,如果在這樣一場規模浩大的裝甲戰中缺席,他必定會遺憾終身。更何況,馬雷蒂本身就不是一個沉得住氣的人。
但是很不巧,他沒有找到一輛厚甲炮利的p25坦克,連一輛次一等的m1236或是m1438坦克也沒有。這使得他不得不呆在這個並不熟悉的環境中參加這場史詩般的戰鬥。
這是一輛“追逐者”突擊炮。四個小時前,師屬修理連剛剛從戰場上回收了它,然後又花了三個小時修好它的。為了趕時間,修理兵甚至沒給這臺突擊炮換下被打成篩子的前大燈。馬雷蒂本只打算將它作為自己追趕前線部隊的交通工具。可萬萬沒想到,當他追上自己的部隊沒多久英國人也來了。“性急”的英國人甚至沒留一點時間讓馬雷蒂另找一部座駕。
低矮的戰鬥室使馬雷蒂感到很不舒服,這倒不是因為四個人要擠在這樣一個燥熱而狹小的空間裡。真正讓馬雷蒂大為不滿的就是那個該死的平頂――他習慣在戰鬥中站起來指揮,他不是那種特別能沉住氣的人――可現在他卻不能如此。這種“無炮塔黨的流毒”並沒有為他準備好一個指揮塔來。如果想看到戰車背後的東西,就得動用那個在左上方的潛望鏡。轉動這個東西需要時間――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這是件很危險的事情。好在小個子的“追獵者”同身高馬大的p25一樣有一門很給力的m37型75mm主炮。另外,厚達3omm外帶45度傾斜的正面裝甲也給人一種踏實的感覺。
幾年前在西班牙第一次看到這種古怪的戰車後,馬雷蒂就誓無論如何也不會去駕馭它。“那個不長腦袋(指揮塔)的傢伙,只有傻B才去開它!單炮塔黨一統江湖、千秋萬代!”這是當時和同行的幾個“老烏龜(指老資格的坦克兵)”討論出來的一致結果――只從芒果讓義大利的坦克設計師給坦克安上指揮塔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