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速之客,遠比擊落他們更重要,所以當英國人的戰鬥機已經放棄攻擊,開始脫離時,請機槍手們務必轉移火力,準備迎擊下一架噴火。。”
任務軍官老生常談之後,接下去是氣象軍官介紹預測的氣象資訊到:
“你們一路往返於目標的航線上將有云層的掩護,不過海岸線地區將有一些低雲層及降水。”
“風速大約為40…50英里/小時,風向西南至南。”
隨後領航軍官及轟炸領隊就航線、轟炸方式及彈藥裝備等情況作了說明。
聽完任務簡報會,全體飛行人員要完成了起飛前的最後檢查。在任務簡報會散場到起飛之間通常有三個小時,每一位機長要從頭到尾仔細檢查自己飛機,不放過最微小的細節,一個負責的機長,如阿爾弗雷德上校之流,是永遠不要滿足於別人所說的“沒問題”。他要和領航員仔細討論航線,並且爛熟於心,對在哪裡轉彎、哪裡有最猛烈的高射炮火等等這些關乎任務成功和自己生死的大問題都要有個清晰的概念。領航員會在一份小地圖上標出路線,如果他出了事情機長就能知道該怎麼返航。他們要完全搞清天氣狀況及預報,徹底熟悉任務中的編隊。起飛前特別重要的還有領航員要和無線電員交流以確定無線電裝置完好。討論中最好所有人都在場,轟炸機組中的每個人都應該對其他人的工作有所瞭解。除了在緊急狀況下可以代替別人的位置,還有助於理解彼此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這可以增強彼此的信任,並且讓所有人都知道別人需要什麼樣的幫助。
此時,大家的心態倒不錯,萊普來上士還和聯隊長阿爾弗雷德開起玩笑,叫阿爾弗雷德把自己法國女朋友的電話號碼和工作地點給他。萊普來上士認為只要完成這次任務,阿爾弗雷德就一定會高升,然後順理成章地離開貝加爾,去巴黎或是羅馬的某個大衙門裡任職,到時,上士就打算接管上校的“貝加爾領地”了。
上午,6時許,宣告出擊的綠燈亮起。6時16分,第一架蘭比亞喬p。108重型轟炸機從貝加爾機場騰空而起,空襲行動正式開始。隨即法國西北部各處義大利空軍基地裡,近千臺p。xii發動機開始發動,發出雷鳴般的聲音,將比亞喬p。108重型轟炸機一架接一架推入藍天,直到7時45分所有全部飛機才起飛完畢。機群在法國西北部的上空編隊後,排成一條20餘公里長的縱隊向西北方向飛去……
正文 第72節、回家(中)
從1940年的8月開始,義大利空軍駐法部隊已經整整在不列顛的上空奮戰了三個月,從萬里無雲的明媚夏日到陰雨霾霾的潮溼冬季。作為朱里奧?杜黑的徒子徒孫,義大利空軍的上上下下都堅信著,作為一種戰略手段,戰略轟炸能夠極大地削弱對手的戰爭潛力,並最終迫使傲慢的英國人走上談判桌。特別是先知的領袖已經讓義大利的航空工業部門早早地為他們準備好了比亞喬p。108重型轟炸機這樣得心應手的利器後。所以,在這三個月裡,和他們的德國同盟軍不同,義大利空軍駐法總司令馬基尼將軍一直以英國人的工業城市為目標。雖然在最初的一個月利,先知的領袖對此略有微辭,因為作為穿越者的他認為除非義大利人有能力發動“千機大轟炸”,但是,戰事的發展卻說明了先知有時也有犯經驗主義錯誤。雖然,在摧毀工業區這個馬基尼制定的主要目標上,區區一兩百架轟炸機,三四百噸的載彈量,明顯是力不從心的,但是在消耗英國空軍戰鬥機部隊實力這個義大利人認為的次要目標、德國認為的主要目標上,p。108重型轟炸機足以對得起它高昂的生產成本和使用費用。
1940年11月11日7點45分,義大利人龐大轟炸機機群已經飛臨北海上空。通常依仗著大航程的比亞喬轟炸機和福克護航戰鬥機,義大利的轟炸編隊會首先飛到北海上空,然後,他們將突然向西轉向大不列顛島。這樣可以使得英國人更加難以判斷義大利襲擊的目標,從而進一步壓縮英軍戰鬥機部隊集結的時間。
剛剛侵入英國海岸線,英國人就開始使用零星的高射炮火歡迎義大利人。對於飛行在7000高空的義大利轟炸機編隊,這不過是歡迎的禮炮而已。幾分鐘後,兩架單引擎戰鬥機在編隊的一點鐘方向出現,他們高速衝來,從兩個黑點逐漸變成清晰起來,橢圓的翅膀表明了他們的身份…那是義大利轟炸機部隊的老朋友英國皇家空軍的噴火戰鬥機。
在不列顛空戰開始時,英國皇家空軍戰鬥機司令部共下轄27箇中隊的“颶風”和19箇中隊的“噴火”。27箇中隊的“颶風”全部裝備8挺7。7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