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須馬上離開這裡,不要回家,找個地方隱居起來。”
然後他停了下來,意味深長地看著楊一清:
“等到需要你的時候,我自然會去找你的。”
楊一清笑了,幾十年過去了,當年那兩個意氣風發的少年早已不見蹤影,但這位深謀遠慮的師兄卻似乎從未變過。
“好吧,我去鎮江隱居,時候到了,你就來找我吧。”
即使全天下的人都誤解了你,我也理解你的言行,明瞭你的用心,我知道,你一直在屈辱中等待著。
變數
劉瑾打算做幾件好事。
這倒也不稀奇,因為他壞事做的太多,自然就想幹點好事了,一個人幹一件壞事不難,但要一輩子只幹壞事,真的很難很難。
更重要的是,他逐漸發現自己的名聲越來越臭,而張彩和他的一次談話也堅定了他的決心。
“劉公公,你不要再收常例了。”
所謂常例,是劉瑾的一個特殊規定,每一個進京的省級官員,彙報工作完畢後必須向他繳納上萬兩銀子,如果有沒交的,等他回家時,沒準撤職文書已經先到了。
進京彙報工作的各位高官們雖然很有錢,但幾萬兩銀子一時之間到哪裡去弄呢?可是劉公公是不能得罪的,無奈之下,很多人只有向京城的人借高利貸,回去再用國庫的錢來還。
可是張彩直截了當地告訴劉瑾,這是一個極其愚蠢的撈錢方法。
劉瑾又懵了,用此方法,每次都可以收很多錢,而且簡單快捷,怎麼能說愚蠢呢?
看著這個不開竅的傢伙,張彩氣不打一處來,他明確地指出,你收每個官員幾萬兩,似乎很多,可你要知道,這些傢伙都是貪汙老手,他們不會自己出這筆錢,卻可以藉機在自己的省裡收幾倍的錢,當然了,都是打著你的名號,說是給你進貢,這樣劉公公你的惡劣聲名很快就會傳遍全國。
劉瑾這才恍然大悟。
“這幫混蛋,打著我的名號四處撈錢,真是豈有此理!”
劉公公的憤怒是有道理的,小貪官們借用了他這個大貪官的名譽權,卻不交使用費和專利費,應該憤怒,確實應該好好地憤怒一下。
憤怒之餘的劉公公立刻下令,取消常例,並且追查地方貪汙官員。
這算是劉公公幹的第一件“好事”。
不久之後,劉公公決定搞點創新,他分析了一下國家經濟狀況,意外地找到了一個漏洞,他靈機一動,決定再幹一件“好事”。
也許是對這件事情太有把握,他決定直接上奏皇帝,不再如往常那樣,先聽聽張彩的意見。
於是他最終死在了這件事上。
第二天,他獨自上朝,在文武百官面前向朱厚照提出了這件事情:
“陛下,應該整理軍屯了。”
一切就此開始。
所謂軍屯,是明代的一種特殊政策,通俗點說就是當兵的自己養活自己,打仗的時候當兵,沒事幹的時候當農民,自己種菜種糧,還時不時養幾頭豬改善伙食,剩餘的糧食還能交給國家。
這個制度是當年老朱費盡心思想出來的,可到了如今,已經很難維持下去了。
因為要想讓軍屯開展下去,必須保證有土地,雖說地主惡霸不敢佔軍隊的地,但軍隊的高階腐敗幹部是不會客氣的,一百多年下來,土地越來越少,糧食也越來越少,很多士兵都填不飽肚子。
劉瑾發現了這個問題,便公開表示,要清查土地,重新劃分,增加國家糧食收入,改善士兵生活。
劉瑾這麼幹,自然不是為士兵著想,無非是要搞點政績工程而已,大臣們心知肚明,鴉雀無聲。
朱厚照卻聽得連連點頭,手一揮,發了話:
“好主意,你就去辦吧!”
然而站在一邊的楊廷和準備出來講話了,經驗豐富的他已經發現了這個所謂計劃的致命漏洞。
可就在他準備站出來的時候,一隻手從背後緊緊拉住了他的衣襟。
楊廷和回過頭,看到了沉默的李東陽。
他又站了回去。
散朝了,劉瑾急匆匆地趕回了家,他準備開始自己的計劃。
楊廷和卻留了下來,他還拉住了想開路的李東陽,因為他的心中有一個疑問:
“你剛才為什麼要拉住我?”
李東陽看著他,露出了神秘的笑容:
“你剛才為什麼要說話?”
原來如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