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2 / 4)

小說:中國文學史 作者:世紀史詩

)字子厚,河東解(今山西運城)人。

他與劉禹錫同年中進士,又一起參加永貞革新,失敗後先貶永州,後貶柳州。他的遭遇比劉禹錫更不幸,一直到元和十四年,這種貶斥的厄運還沒有離開他,而當唐憲宗因裴度的請求下詔召回他的時候,他卻與世長辭了,年僅四十七歲。有《柳河東集》。

柳宗元留下來的詩歌僅一百多首,但歷來評價很高。尤其是宋代大詩人蘇軾,他曾說:“柳子厚詩在陶淵明下,韋蘇州(應物)上。退之(韓愈)豪放奇險則過之,而溫麗靖深不及也。所貴乎枯淡者,謂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淵明、子厚之流是也。”(《評韓柳詩》)又說,柳宗元、韋應物的詩是“發纖穠於簡古,寄至味於淡泊”(《書黃子思詩集後》)。

柳宗元詩確如蘇軾所說,兼有簡潔、靖深、溫麗、含蓄之長,在自然、樸實的語言中蘊含了幽遠的情思。尤其應當注意的是,柳詩中常常出現的是一種空曠孤寂的意境,如《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

覺聞繁露墜,開戶臨西園。寒月上東嶺,泠泠疏竹根。石泉遠逾響,山鳥時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將何言。

月是寒的,露是寒的,遠處微渺的泉聲和山鳥偶爾的一鳴,映襯出寒夜的清冷靜寂,在寒夜中呈現了詩人所感受到的孤獨與寂寞。又如著名的《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在廣袤的雪原上,沒有人跡,在茫茫的天空中,沒有鳥影,只有一葉孤舟載孤零零一個漁人,在雪漫漫中獨自垂釣。又如《漁翁》: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全詩表現的也是一種空曠悠遠的感受,只是孤獨感不是那麼濃厚罷了。這些詩,都有幽深清遠的意境,都包含了空曠孤寂的感受,又都是以經過精心錘鍊而又不顯得做作的語言和清麗朗潔而又平凡樸素的意象來表現的。

形成柳詩特色的原因很多,較為重要的是:第一,他與僧侶的交往。柳宗元崇信佛教由來已久,他自己曾多次說,“吾自幼好佛”(《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餘知釋氏之道且久”(《永州龍興寺西軒記》)。而他的詩大都作於被貶之後,他所貶謫的永州、柳州又是禪風極盛的地方。在永、柳二州期間,他常與禪僧往來,從禪僧那裡,他接受了“樂山水而嗜閒安”、對一切都以“平常心”對待的人生哲理(《送僧浩初序》)。《巽公院五詠·禪堂》一詩中說,“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萬籟俱緣生,窅然喧中寂。心境本自如,鳥飛無遺蹟。”《晨詣超禪師讀禪經》又說:“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日出霧露餘,青松如膏沐。澹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

都表現了對超越塵世而無所滯累、空靈淡泊的心境的追求,因此,他寫詩也就要努力表現這種心境。第二,永州、柳州秀麗山水的影響。十餘年間,他在這種美麗而又荒疏的自然山水中生活,“儻蕩其心,倡佯其形”(《對賀者》),使他對自然山水有親切的感受;特別是在政治上受打擊,心情壓抑的情況下,他更感到山水對心靈的安慰。他不僅寫下了許多優美清新的山水散文,也把這些山水景色融入詩中,如“梅嶺寒煙藏翡翠,桂江秋水露鰅鱅”(《柳州寄丈人周韶州》),“蒹葭淅瀝含秋霧,橘柚玲瓏透夕陽”(《得盧衡州書因以詩寄》),“山腹雨晴添象跡,潭心日暖長蛟涎”(《嶺南江行》),“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亂鶯啼”(《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這些富有南方風味的自然景象給柳宗元的詩增添了一種新穎綺麗的美感。同時,這些景象在柳宗元主觀心理的作用下,呈現出靜謐曠遠的意趣,成為構成柳詩獨特意境的重要因素。

但是,柳宗元畢竟不能忘懷現實政治和自身遭遇,失敗的悲憤和被貶的怨艾始終縈繞在他的心頭。這種心情常常與恬靜閒適的追求糾結在一起,流露在詩中,使詩在閒適中有寂寞,在恬靜中有孤獨,在平和中有悲傷。如《夏初雨後尋愚溪》:

悠悠雨初霽,獨繞清溪曲。引杖試荒泉,解帶圍新竹。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幸此息營營,嘯歌靜炎燠。

被稱為“愚溪”的“荒泉”自具美質而不為人理解和重視,它成為詩人自況自慰的物件。所以,柳宗元說“寂寞固所欲”,自稱要“息營營”、“靜炎燠,心裡卻是一腔無可奈何、只得如此的苦衷。又如《南澗中題》這首被譽為“平淡有天工”(曾吉甫《筆墨閒錄》)的詩,卻以“孤生易為感,失路少所宜。索寞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