倖存者偏差,似乎有點困難。倒不是這幫人理解能力不夠,雖然是古人,但卻個個都是聰明人,肯定能理解什麼叫倖存者偏差。
但此時此刻,一個個都幻想著自己的孩子將來在這個書院受到良好的教育,未來一定能出人頭地。做著美夢的他們,可沒心思去想什麼叫倖存者偏差,大家都覺得自己是那個倖存者,而不是炮灰。
“書院容納人數有限,目前最多容納一萬人。分成五年學制,所以每一年書院只能招收兩千學生。而且這兩千學生還要面對全大唐招生,並不是只從長安招生。”蕭銳又說了一個條件。
這下眾人坐不住了,“侯爺,您的意思是,書院名額不夠?那我不管,我家三郎你可一定要收下……”
“沒錯,侯爺,我家老四是你看著長大的,不能拜你為師就算了,如果連你辦的書院都進不來……”
……
一時間,為了爭搶入學的名額,場面瞬間混亂起來。
蕭銳苦笑著擺手:“諸位,諸位。每年招收兩千人,是書院的規矩,而且以後會有一套行之有效、且公平的招生考核。”
“不過嘛,今年是第一年,而且在場的各位都對書院的建設做過貢獻。為了答謝各位,蕭銳保證,給今日在座的各位,每人一個名額。今年你們的孩子入學,是不需要考核的。”
哦……這樣啊,這樣還行。
“行?行什麼啊?我家孩子才八歲,還不到入學的年紀……”
還是有人不滿意。
蕭銳只能再放寬一些,表示這個名額可以保留,你們什麼時候想用掉,那就什麼時候用。如果家裡孩子都已經成年,不用上學的,可以送給親戚朋友也行。
忙活了一整天,總算是結束了一天的參觀。
這幫人個個滿懷心事的回了長安,這所書院好是好,甚至堪稱舉世無雙,但規矩也很大,自家孩子要不要來入學,還是需要斟酌的。
蕭銳則直接住在了書院,跟兩位副院長、幾位書院的先生商量起招生考核辦法來。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