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神叨叨的網友憑空想象的內容。
也許,是關鍵詞太雜,所以搜尋到的資訊不精準?
我刪除掉搜尋欄裡的文字,重新整理思路,拼寫:錦國女祭司……
還是不大對。
我想了想,又在後面加上:與三代帝王的……
果然,後續文字還沒有打出來,就已經出現了相關搜尋的聯想詞條!
而詞條內容也讓我、意料之中的虎軀一顫。
錦國皇家秘聞之女祭司與三代帝王不得不說的二三事!
我:……
心如死水地點開詞條,搜出來的頁面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歷史學專家’撰寫的野史小說。
小說單獨為錦國那位大名鼎鼎的女祭司編寫了整整三章三萬字的內容……
內容真實性暫且不談,但劇情,是真的瘋魔!
小說裡講,這名女祭司乃是錦國上下幾百年唯一一位女祭司,沒人知道她是從何而來,只曉得她一襲白衣現身京城那天,漫天飄著白雪,她所過之地,步步生蓮,寒冬臘月整個京城的奇花異草卻相繼復甦綻放。
凡被女祭司袍擺掃過的地方,白雪都會化為粒粒瑩白珍珠,凡被大祭司賜福過的孩子,皆能病痛退散,恢復健康。
甚至有癱瘓幾十年的老人,在被那位神秘的女祭司伸手撫過頭後,都能立即下地行動恢復自如。
此等奇事被傳入皇宮後,帝王震驚不已,當即下令宣召神秘女子進宮。
帝王與神秘女子在宮內相談甚歡,不久,帝王便下令敕封神秘女子為靈潭宮大祭司,總掌皇家祭祀之事。
女祭司上任後時常大開靈潭宮給百姓們義診,百姓凡有所求,大祭司必應。
且過往幾任大祭司擅長的都是卜卦問吉凶,即便有靈力,也是花拳繡腿,僅會在百姓面前招陣風化幾隻鳥時不時搞個祥瑞出來給百姓們開開眼,可這位女祭司卻不同。
女祭司,彈指間可令百花重放,一揮廣袖,就能令天地瞬間變色,大祭司所到之處,水災旱災頃刻便解。
錦朝元明年間,京城鬧惡鬼搶奪新生嬰兒,京中百姓家頻頻嬰兒失竊,京兆尹處理不了這樁案子便連夜敲開了位於高山之頂的靈潭宮大門。
次日夜晚,京城許多百姓都親眼目睹大祭司運用法術捉拿惡鬼,與惡鬼在京中街巷交手。
大祭司施法時,遍地開滿黃泉彼岸花,那惡鬼只和大祭司過了兩招就嚇得要逃,但最終還是被大祭司拽著衣領制服,並且逼問出了嬰兒們的下落。
自那後,大祭司在民間聲望愈高,京中百姓無一不將大祭司當做神明敬愛。
但,沒過兩年,京中便傳揚出帝王痴迷大祭司美貌的流言……
小說上說,大祭司常與帝王同乘一轎子,帝王為了大祭司,還掌摑過皇后。
又說,大祭司雖通體仙氣,卻有親近之人發現大祭司修習媚術。
大祭司隔三差五便宿在皇宮,引得宮內妃子爭風吃醋,個個皆對大祭司怨恨有加。
第一任帝王是因被大祭司迷惑,才傳位給一個冷宮妃子所生的廢柴皇子。
那位皇子在冷宮時便與大祭司不清不楚,登基後,身邊幾位得寵的后妃都與大祭司容貌有幾分相似……
至於對第三任帝王與大祭司的描寫則更加露骨了,小說裡,描述大祭司與第三任帝王夜夜春宵,幾乎每夜,帝王寢宮都會要上三次以上的水。
第三任帝王痴迷大祭司美色,屢屢為了大祭司耽擱朝政,早朝遲到,惹得朝野上下怨聲載道。
後來由於大祭司的野心太大,企圖掌控君王,才令君王對之恩寵漸衰……
這本野史小說內,大祭司是被帝王用藥酒毒死的。
作者本人也說,大祭司的具體死因在相關文獻上並沒有記載,他小說中的結局是參考某一卷古籍的記載,上雲,大祭司死後容貌不改,棺槨內異香持續十日之久。
在古代,除了鬼神亂力之說,唯一能解釋屍體多日不腐,容顏不改,還有異香的,就是用毒……
某些毒,其本身的化學成分裡,就有水銀。
水銀,可令屍身不腐。
聽起來或許有些離譜,但確實有這種可能。
毒殺……那就更沒關係了。
我捏了捏自己的鼻樑,閉上乾澀的眼睛,疲累地打個哈欠。
看來謝姐姐說得對,一場夢而已,是巧合,也是我想多了。
我放下手機,準備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