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首那人愣了一下,似是沒想到在嚴陣以待的鴻臚寺官員裡頭會有這麼個笑得格外燦爛的小子。
使
團下馬入了鴻臚寺。
江從魚老老實實地在旁打雜,不時支起耳朵聽聽李寺丞他們是怎麼和這種使團互打機鋒的。這可是珍貴的現場教學,一般人可沒機會聽到!
本以為這種場合沒自己什麼事,結果聊到快結束時那使者阿羅多卻問起江從魚幾人的身份。
在大魏官場之中,不同品階的官員會穿不同顏色的衣裳,那些不入品的小吏也會作相應的打扮,區分起來非常輕鬆。
跟來迎接北狄使團的江從魚幾人穿的卻是國子監的監生服。
既然阿羅多都問起了,李寺丞便笑著給使者們介紹江從魚幾人的身份:“這幾個孩子都是到鴻臚寺觀政的監生,剛來沒幾天。也是今天要接待遠道而來的貴客,我們才把他們帶出來長長見識。”
李寺丞不愧是專門接待外賓的,說起話來叫一眾北狄使者舒坦極了。
阿羅多暗道,難怪兄長說這邊的人大多口蜜腹劍,如今聽來果然如此。
他喝了口侍者逢上的茶水,只覺這茶喝著有些寡淡,沒滋沒味的,不如他們喝慣的濃茶好。
這次他們就是以談茶馬互市的由頭過來的,他們那邊愛喝濃茶,偏又種不了茶,只能跟大魏買,為此換了不少馬匹給大魏邊軍。
結果前些年袁大將軍收服了幾個草原部族,大魏這邊自己也能養馬,對待他們的茶葉需求就是一副“你們愛買不買”的態度。
氣得他哥沒少大發雷霆。
當然,談茶馬互市只是寫在國書裡的理由,阿羅多主要還是負責來摸大魏的底。
看看是要繼續尋求貿易還是直接動手搶。
阿羅多看了眼一看就老謀深算的李寺丞。
與其和眼前這老狐狸周旋,不如先從這些瞧著天真無知的小年輕下手。
那個笑起來傻乎乎的小子看起來就挺好套話。
阿羅多見雙方已經客套得差不多了,便以自己與江從魚幾人年紀相仿為由,提出讓江從魚他們陪自己在這邊走走看看,見識一下大魏的風土人情。
這麼點合情合理的小要求,李寺丞自無不應的道理。他笑呵呵地對江從魚說道:“你們可要好好招待諸位貴使。”
江從魚一口應下:“沒問題,包在我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