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光搖曳,精緻的木屋內,李驚蟬、阿青與婉凝圍桌而坐,婉凝強忍淚水,努力揚起笑臉,向李驚蟬、阿青敘述著這一次外出行醫遇到的趣事。
阿青梨渦淺笑,雙眸彎彎若殘月,她的孩子長大了,能夠一個人在這亂世很好的活下去。
在婉凝活潑的話音中,時間很快過去,用飯之後,阿青陪著婉凝一起休息,她有很多話要對這個‘女兒’說。
鏡湖的夜色是極美的,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四周的山林,鳥鳴清幽,空靈絕響,李驚蟬負手踱步,立身在碼頭上,仰首望月。
他的心緒複雜悲傷,但卻不會如阿嬸過世那樣魔念叢生,這世上到底有沒有輪迴?世上又是否真的有兩朵一樣的花?長生不老藥是否真的存在?
他有數不盡的時間,也堅信將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只是阿青已等不及了。
清晨,遠山含黛,霧鎖煙籠,婉凝醒來的時候,身邊已經沒有阿青的身影,只有一封信,是阿青留給她的。
婉凝對此早有預料,她知道阿青姑姑不願讓自己看到她老去的模樣。
“孃親,謝謝你。”
“我一定會將老師的醫術發揚光大的。”
婉凝將信小心的收好,走出屋外,初日照高林,晨霧緩緩散去。
婉凝淚眼婆娑:孃親,婉凝會很好的活下去,您不用再擔心我了。
.........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百年光陰,再回蜀山,蜀山依舊艱險絕倫,外人少有能抵達蜀山山腰的。
白公公和三足金烏回到熟悉的地方,賓士疾跑,衝上山巔。
李驚蟬牽著阿青的手,緩步向上,阿青要將蜀山的每一棵樹,每一塊石牢記在心裡。
這次歸來,許多都與從前不同,蜀國與秦國爭奪南鄭,百年攻殺,結下大仇,蜀國已經遷都成都,新的都城廣闊浩大,但蜀國國勢卻已顯現出衰退之勢,蜀民的日子對比起當初也十分不好過。
李驚蟬與阿青一路行來,見到許多難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悽慘異常。
二人信步閒庭,來到蜀山山巔。
最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山頂中間那一棵粗壯的大樹,枝繁葉茂,隨風搖動,瀰漫陣陣異香。
白公公和三足金烏正在樹上奔走跳躍,虞氏一族的族人跪倒在樹下,領頭的人十分蒼老,連起身都需要別人攙扶。
“先生,阿青姑姑,你們回來啦。”
蒼老的虞氏一族族人眼眶發紅,李驚蟬認出他,虞蕭,是虞山的兒子,當初他們離開蜀山時才剛剛五歲,想不到他竟還活著。
現在的族長是虞蕭的兒子虞虹,他也七十二歲了,精神矍鑠,身體強健。
李驚蟬記得他走的時候,虞氏一族的人似乎沒有這麼長生。
虞氏一族的人對李驚蟬奉若神明,虞蕭恭敬的與李驚蟬說著這百年間發生的事情。
自從異樹長成後,常年散發著異香,連蜀山山巔的空氣都變得與眾不同,虞氏一族的族人一旦下了山就會感覺山下空氣十分渾濁,呼吸難受。
虞氏一族的人本就修習李驚蟬的騰挪格鬥術,又有李驚蟬留下的諸多醫術,壽元綿長,後來異樹長成,他們的壽元就更加長了。
只是這百年間,也有虞氏一族的人下山生活,他們的壽元較之常人要長不少,可對比蜀山上的族人,卻又短了不少,大多在六七十歲便死去了。
李驚蟬聽完後推測是異樹長成對蜀山山頂的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這才使得生活在這裡的虞氏一族族人壽元更長。
那麼阿青回到蜀山,身體衰老的速度是否會變慢?
李驚蟬和阿青的屋子一直留著,每天都有虞氏一族的族人細心打掃,保持乾淨整潔。
李驚蟬帶著阿青重新在蜀山生活下來。
異樹被虞氏一族的族人尊稱為扶桑。
阿青在蜀山生活後,李驚蟬發現阿青衰老的速度的確慢了下來,但生機的流逝並未止住。
他開始研究扶桑樹,距離他將扶桑樹栽種下來已經過去一百二十四年,扶桑樹剛剛長成,還未有結果的跡象。
但扶桑樹本身瀰漫的異香已經可以對人體產生改變,足見扶桑樹有著可以讓壽元延長的物質。
李驚蟬每日觀察,摘取扶桑葉,剖析,研究,結合草藥進行處理,依託藥性的變化製成丹藥,給與阿青,幫助阿青延長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