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歸來的尋(1 / 2)

章臺宮前,範睢渾身冰冷,寒意徹骨,如墜地獄。

他早該明白的,秦王是一代雄主,這樣一位君王怎麼會與臣下推心置腹呢?

縱然他範睢是曾經幫助秦王驅逐太后,四貴,掌握大權的心腹,那也還是臣子,正所謂君臣有別,枉他一向自詡聰慧,竟差點沒明白秦王的用意。

再聯絡到秦王指出他收了平原君使臣錢財的事情,範睢愈發明白這是秦王懸而未落的利刃。

如果他不願意站出來,替代秦王承擔武安君的怒火,那麼秦王就會治罪他。

“大王,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範睢躬身見禮,言辭懇切。

他做出決定,要遵循秦王的命令。

武安君的怒火,他能承受的住。秦王的怒火,他承受不住。

這個選擇,很容易選。

範睢的懂事讓秦王十分滿意,他難得露出笑容:“相國不愧為寡人的肱股之臣,有相國在,寡人無憂啊。”

範睢心中腹誹,面上卻還要擠出笑容,附和秦王。

秦王有範睢擋在前面,在與韓國趙國使臣簽訂合約後,毫不猶豫的派人前往前線,詔令武安君白起班師,順路將四十萬趙卒俘虜送去巴蜀。

在王齕攻下皮牢,司馬梗攻下太原的大好形勢下,本已經準備一舉滅趙的武安君得知詔令的時候,怒髮衝冠,一拳砸碎桌案,恨不得立刻回到章臺宮,質問秦王為何如此昏聵,下達這般命令?

先前,不肯屠殺四十萬趙卒也就罷了,白起認為這可能是秦王擔憂引發諸侯合縱應對秦國,並導致六國士卒不再願意投降,面對秦軍時會奮力死戰,進而對以後的戰爭形成不利影響。

但眼下在大好時機下退兵,白起則完全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解釋。

眼看武安君有暴走的可能,負責傳詔的宦官早已得了秦王的吩咐,一面厲喝白起要接下詔令,震懾眾將,防止軍中譁變,一面又悄悄說出這是範睢見過趙國使臣後勸諫秦王,秦王才做出的決定。

武安君至此與範睢結怨,面對秦王的詔令,武安君白起在不造反的情況下只能選擇撤兵。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一月,這一場綿延三年,因為韓國上黨之地,引起的秦趙大戰,終於告一段落。

訊息傳回邯鄲,滿城歡慶,人人振奮。

只是四十萬趙軍男兒將再難返回故鄉。

李驚蟬開啟食鋪大門,從今天開始,他的生意又可以做了。

眼下的結局他十分滿意,四十萬華夏男兒的性命,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如殺豬一般殺了,這也算是他做的比較有意義的事情,想來墨翟知道應該會很開心。

他收養的孩子們正在賣力的幫助他掃地抹桌,力所能及的做著衛生。

李驚蟬站在櫃檯後面,盤點賬目,這些孩子沒有那麼嬌貴,在這個亂世,他也沒打算將他們養的那麼嬌氣。

驀的,李驚蟬心有所感的抬起頭,一張熟悉的面孔出現在他眼前。

是尋。

尋瞎了一隻眼睛,左臂也沒有了,臉上還有一道從右眼蔓延到左下頜的刀疤。

他勉強扯起嘴角,想要露出一個笑容,但抽動的刀疤使他的笑容略顯猙獰。

“先生,我回來了。”

尋說著,眼角已不自覺的流淌出淚水,發紅的眼眶,控制不住顫抖的右手,無不是表明著他此時情緒多麼的激動。

李驚蟬快步上前,拉著他走入食鋪。

“坐一會兒,馬上給你下餛飩。”

“先生,不...不用.......”

尋有些手足無措,餛飩是很貴的,是貴人才能吃的食物,他一個黔首百姓,不配吃。

李驚蟬按住他的肩膀,認真的道:“活著回來就好,一碗餛飩,給你接風洗塵。”

尋用僅剩的右手抹了抹淚,顫抖著點了點頭。

李驚蟬去下了餛飩,孩子們有些膽怯的看著尋,眼神好奇,他們不怕尋,但他們想要知道自己父親或者兄長的下落。

這些孩子,尋基本都認識,畢竟都是附近的人家。

他看著這些孩子,想到殘酷的戰場,渾身就忍不住抽搐。

李驚蟬給他端來餛飩,手掌按在尋的肩膀上,有一股熱流湧入尋的身體,使他瞬間情緒穩定下來。

他大口吃著餛飩,連一點點湯汁都沒有剩下。

李驚蟬將食鋪暫時關門,尋回來了,別院的那些鄰居肯定會詢問自己家中男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