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伴隨著大聲叫好的聲音,廬州城大大小小的官員,涉及到廬州守備將軍一案的重犯,腦袋滴溜溜滾落在法場地面上。
被廬州守備壓榨了許久的百姓紛紛衝上去,將這些大小官員的屍體全部砸碎,發洩著心頭怒火。
法場主官看到這一幕,也不由輕嘆了口氣,廬州城的情況調查之後才發現比起他們想象的還要嚴重,這才承平多少日子,官員就爛成這樣。
神州王朝國土廣大,類似於廬州守備的官員絕不止一個兩個,接下來只怕要來一場朝堂上的大地震。
李驚蟬、阿青帶著梁蕭站在人群中,看著那些官員的屍體,梁蕭年紀雖小,但卻沒有半點害怕,反倒是不時跳起來,十分感興趣。
跟隨在李驚蟬、阿青身邊,他漸漸恢復了幾分往日頑皮的本性。
當然也沒有變得那麼偏激,對李驚蟬和阿青,他有比對父母更大的尊敬。
“走吧。”
李驚蟬說了一聲,與阿青一起帶著梁蕭離開廬州。
李驚蟬和阿青打算去華山一趟,領略華山風光,梁蕭自然與他們同去,在路上還要學習李驚蟬教導他的各種知識。
梁蕭天資非凡,聰穎伶俐,又有驚人的記憶力。
李驚蟬對他比對郭靖、楊康、曲詩霜他們更加看重,教導的東西也更加的多。
奇門八卦、醫術算學、武功文字、練兵陣法等等無所不包。
梁蕭倒也有一股恆心,對李驚蟬教導的知識認認真真苦學,絕沒有一丁點的懈怠。
就這般,一路到了華山,他們立身在山腳下,抬頭看去,只見華山巍峨挺拔,山峰如劍,直插雲霄,氣勢磅礴,山間雲霧繚繞,恍若仙境。
梁蕭從未來到華山,他初次見到華山,頓時有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兩眼瞪得渾圓,面露吃驚之色。
“走,我們登山。”
李驚蟬與阿青帶著梁蕭沿著山路臺階拾級而上,隨著越走越高,山路愈發陡峭,兩側峭壁如削,奇石嶙峋,沿途松柏蒼翠欲滴,為這險峻山峰增添幾抹生機與活力。
不時還有各種生靈出現在山林之間,在險峻陡峭的山崖之中行走如飛,看的梁蕭一驚一乍。
待到到了山頂,眼前豁然開朗,雲海翻騰,日光照耀,景色壯麗,遠處山巒連綿,勾勒出一幅雋美的山水畫。
“這裡可真美。”
梁蕭呢喃低語,他過去只在白水灣待過,後來流落街頭,每日想的也只是如何填飽肚子,哪有心情去關注身邊美景。
如今跟在師父師孃身邊,沒有了飢餓寒冷之憂,又能學習各種知識,修煉武功,營救母親,復仇蕭千絕也有了指望,心態發生極大改變,登頂華山,一覽眾小,性格里面的那一股偏激總算是少了幾分。
李驚蟬與阿青相視一眼,他們之所以帶著梁蕭離開繁華的廬州,就是為了帶他飽覽天下風光,用自然來改變他的心態,使他脫離紅塵俗世,不為俗世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所困擾。
如今看來,效果非常不錯。
“我們接下來這段時間就在華山安家,等到你武功小有所成,再下華山,去其他各處看看。”
李驚蟬道明接下來的安排,梁蕭開心不已,華山廣闊,短時間內他是無法看完這華山風光,能夠留下來那是再好不過。
華山峰頂有一座玉女祠,乃是多年前百姓所建造的,就在一處碧水潭之前,李驚蟬和阿青帶著梁蕭來到此處,碧水潭說是潭其實很小很小,更像是一個泉眼,在一塊大石上,大石中間凹陷,就形成了這一汪水潭。
玉女祠建造的並不是太大,廟前則是一座石馬,栩栩如生。
李驚蟬知道這所謂玉女指的應該是玉女派的林朝英,當年林朝英行俠仗義,在江湖上也鬧出不少名聲,不過那都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郭靖他們都還沒有出生。
李驚蟬三人在玉女祠稍稍參觀一番,隨後出了大殿,走過石樑,來到一處高岡,在高岡腰處有一汪真正的大潭,潭水呈現幽幽綠色,寒氣逼人。
李驚蟬介紹道:“這潭水據說直通黃河,乃是天下八大水府之一,蕭兒,你性子頑皮,需要仔細一點,若是掉進這潭水當中,我一時來不及救你,小命不保,也不用再談什麼救母之事了。”
梁蕭躬身稱是,沒有一丁點的不耐,若是換作他的父親梁文靖或者母親蕭玉翎在這裡,只怕梁蕭還是要好好反駁一番。
“我們就在這裡結廬而居,等到蕭兒武功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