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通看到黃藥師,一瞬間便是魂飛魄散,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完了,完了,師兄名聲不保了!
想到著急之處,竟放聲大哭。
一時間,讓本想說話的黃藥師愣在原地。
李驚蟬輕笑,衝黃藥師道:“這人玩心太大,與我比武輸了,罰他在此勞作,想必是認得你,有些抹不開面子。”
小孩心性,有時候是最丟不得面子的。
黃藥師恍然,他了解周伯通為人,以周伯通的性格,見到李先生,必然是會出手挑釁的,被李先生教訓一頓,實屬正常。
“老頑童,不必哭了,我答應你不會將你在此勞作一事說出去就是了。”
黃藥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周伯通抽泣,一面想著李驚蟬終究給自己打了掩護,另一面也想著總算保住師兄的名望,全真教的名聲,不由撲到黃藥師身上,大哭特哭。
“黃老邪,你這傢伙,明明認識這個厲害的,你怎的不告訴我啊!”
“我就知道不該聽你的話,早該待在洞裡不出來的!”
他竟將所有責任推到黃藥師頭上,黃藥師一時間愣在原地,哭笑不得,這周伯通還真是小孩子心性,若非小孩子,也不會有人這般想法。
好不容易安撫了周伯通,黃藥師才有時間與李驚蟬討論起自己最近遇到的一些問題,周伯通蹲在一旁,也不避開,側耳細聽。
李驚蟬看在眼裡,也不在意,一一給黃藥師解答。
周伯通此人頑劣成性,有時候甚至不顧大局,但不可否認的是他武學天賦奇高,否則也不會在後來成為五絕之一,更不要說能夠被王重陽收為師弟,成為全真七子的師叔。
更何況,原劇情裡他故意要鬧郭靖玩,郭靖不願意修煉九陰真經,他就將九陰真經一點點騙他記下,最後卻在教導郭靖的過程中自己將之練成,這般天分真可謂是超越郭靖太多太多。
故而如今聽李驚蟬為黃藥師講解武道諸多訣竅,很快就與自己腦海中的一些問題對應起來,然後迅速的學了個通透。
黃藥師疑問得到解答,拜謝李驚蟬,飄然而去。
老頑童周伯通卻翻身跪在李驚蟬身前。
“弟子周伯通,懇求師父收下弟子。”
他是天生的武痴,遇到武功就放不開手,何況親眼所見,方知眼前之人乃是連師兄都比不上的隱士高人,當然不願意就此罷手,心心念念讓李驚蟬收他為弟子。
李驚蟬略作思索,便也答應下來。
想到過去一千六百餘年,單純論武道天賦,能夠比得上週伯通的怕是沒有幾個,他也想要看看這樣一個老頑童學了他的武功究竟會走到怎樣一個境界,是否會如燕飛一般破碎虛空。
這些年,他愈發感覺到比起千百年之前,武道沒落,天地靈氣消散,想要在武道上走的更遠也是極為困難。
周伯通能不能在這末法時代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讓他極有興趣。
周伯通武學天賦極高,又練了一手空明拳與左右互搏術,於是李驚蟬將騰挪格鬥術、縱橫劍法、先天破體無形劍氣這三門最考驗悟性的武功教給了他。
周伯通得了三門絕學,喜不自勝,日夜苦練,勤奮刻苦之處讓人咋舌。
不提周伯通在牛家村勤奮苦學,郭靖黃蓉遊歷天下,只說楊康參軍之後,一年時間一晃而過,恰逢蒙古崛起,金人屢戰屢敗,到如今連中都府都被蒙古人圍攻,燕雲十六州亦是歸屬於蒙古人手中。
想當年大遼被女真人摧枯拉朽擊敗的局面如今在女真人自己身上又重演一遍。
為了確保女真的安全,也為了進一步對蒙古作戰,女真人不得不學當年的契丹人,北敗南償,加大對大宋的侵略。
大宋也真是恥辱,竟然多次戰敗,不得不送上糧草金銀,支援金人,可朝堂上不少人也漸漸起了心思,打算與蒙古人聯手滅掉金國。
宰相史彌遠更想著若是能夠藉此機會收復汴京,還歸舊都,那他史彌遠可就是大宋的恩人,那大宋的皇帝也得給他三分面子。
值此之時,大宋朝堂上對金人主和的官員倒是少了不少,畢竟權傾天下的宰相都已經有了想法,下面的官員若是揣摩不出來,可就真是不應該了。
只可惜幾次戰鬥,亮眼不多,勝多敗少,使得史彌遠極為惱怒,楊康作為少數有勝利戰績的人自然引得史彌遠注意,於是命人召見楊康。
楊康得知史彌遠召見,心中微動,若見史彌遠,必然要做出選擇,一來是與這天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