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槍隊長,還有什麼別的辦法麼?一個班一個班計程車兵集中在一起,日軍的迫擊炮完全可以解決啊”!
陳風笑著回答道:
“李長官,一個班的兵力絕對不能集中在一起,那樣是純粹找死,我這裡有個戰術體系,一個班十個人分成三組,班長居中策應指揮,三個小組可以呈正三角或者倒三角佈局,小組之間拉開距離,這樣的佈局防守一片民房或者半條街道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李宗仁眼睛一亮:
“聽著不錯,詳細說說”,
轉過頭對著李雲煙說道:
“準備點伙食,一會就在這裡吃”。
陳風鋪開一張紙,用圖畫的形式更加容易講解。
三三制戰鬥小組可以追溯到抗日戰爭時期,主要是為了彌補八路軍火力不足的劣勢。通常情況下,我軍以班為單位分成三個戰鬥小組,每個戰鬥小組三人,為便於相互接應,排成三個梯隊。
三人戰鬥小組呈三角進攻形,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固定任務,或偵察火力,或輸出火力,或掩護戰友……這是一個能攻能守的陣型,類似於抗倭名將戚繼光發明的鴛鴦陣:疏散的戰鬥隊形。因而,一個二十七人組成的戰鬥群完全能夠覆蓋幾百米寬的戰線。
這樣即使日軍用毒氣彈,也造不成大量的殺傷,重點是每個班都有了防禦節點,只要死守節點,即使被突破了後撤,後面節點的國軍有自己的任務,也不會跟著潰退。
:()抗日之我在沂蒙山區打游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