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淚眼模糊,緊緊的抱住他,哽咽的說:“太玄哥,我已經欠你夠多了,我不能再讓你替我受輪迴的苦了。”
說完,手指聚集靈力暫時封印住他。隨即駱嬰施展花海幻術,運用靈力藉助花海幻境,營造出一片如夢似幻的天地。
在幻境中,駱嬰變身為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喚醒石棺內的王陽明,王陽明睜開眼驚奇的看著老者,從石棺裡爬出來說:“夫子是?”
,!
老者捋了捋鬍子笑著說:“哈哈!你別管我是誰,把你心中的疑惑告訴我,或許我可以為你解開,你心中的疑惑。”
王陽明合手作揖,禮貌的說:“多謝夫子。”
他抬起頭看向遠方說:“我生於狀元門第,少賦天才之名,心慕聖人之道,熟讀聖賢之書,通曉軍陣之意,練就武藝,為求有朝一日能為國效力,上報君王,下安黎民,為民除害,以仁義施於人民,成就君子之名,我自入仕以來,碧血丹心,無愧於天地。豈料遭權宦奸黨陷害,受廷杖之責,蒙牢獄之災,投荒萬里,九死一生。”
駱嬰聽到這,心裡揪心的痛,強忍著淚,低沉的說:“先生是想問: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嗎?”
王陽明震驚的看著老者,不可思議的說:“夫子怎麼會這麼瞭解我心中所想?”
老者捋了捋鬍子笑著說:“能看透這個問題的人都已成為了一代聖人。”
王陽明激動的說:“對,我躺在石棺裡冥思苦想了一整年,就是沒法參透這個問題。孔子說至於道,什麼是道呢?道在哪裡?如若孔聖人在世,處於和我今日一樣的境地。他會如何想?他會如何做?”
老者用衣袖一揮瞬間化成了孔夫子的模樣說到:“道福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王陽明震驚的看著孔夫子,急切的問:“夫子是說道必須透過人來體現嗎?”
孔夫子捋了捋鬍子,語重心長的對王陽明說:“君子至於道,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王陽明心裡一震,不解的繼續追問:“夫子昔日匡地遇難,可謂造次?困於陳蔡,可謂顛沛?守仁今日洪荒萬里,為何還不能悟道?”
孔夫子捋了捋鬍子哈哈大笑,緊緊握住他的手,拍了拍他的胸口說:“你此時不正在悟嗎?身居逆境,尚能求道,近乎道矣?”
王陽明感動萬分,激動的問老夫子:“如何才能更近?”
孔夫子突然消散在空中,孟子從暗處走出來對他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
王陽明看向孟子激動的說:“孟夫子,求的本心便能悟道嗎?請教我!”
孟子意味深長的笑著點頭對他說:“悟道由心而生,向心問道,你已經很近了!”
王陽明合手作揖對孟子行禮,迫切的說:“還要更近?”
突然,孟子也消散在空中,另一個聲音傳來,王陽明循聲望去是朱熹,他微笑的看著王陽明說:“一草一目皆有至理,如能豁然貫通,便終知天理。”
王陽明對他合手作揖,恭敬的問:“朱夫子,我曾格竹七日,卻未能悟道,縱使悟得草木之禮,如何直指大道請教我?”
朱熹看著他堅定的說:“豁然貫通!豁然貫通!”
王陽明思考了很久,聲嘶力竭痛苦的大喊:“我無法貫通,誰能教我?”
陸九淵從黑暗中走出來,很嚴謹的對他說:“能教你的只有你自己。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
王陽明對著陸九淵合手作揖,一臉茫然的問:“陸夫子,你是說心即是理嗎?求問大道難道求的就是本心嗎?”
孔夫子又從黑暗中走出來說到:“學為君子,天下歸人,修得便是一顆仁德的心。”
孟夫子也從黑暗中走出來,慈愛的看著王陽明說:“君子所幸,仁義禮智,根於心。”
朱熹環繞著王陽明說:“豁然貫通,終知天理。”
王陽明聽了他們的話,閉上眼睛,用心感受這幾位聖賢的話:“人心至靈,此理至明,萬物皆備於我也。仁德的心!良知的心!心中貫通,人心是靈,萬物皆備於我!備於我心!我心,即是理!仁德的心!良知的心!心中貫通!人心至明!”
突然,王陽明睜開眼睛,心中豁然開朗,激動的說道:“心即是理!我明白了!”
:()勇闖天界,逆襲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