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火車熟了!(1 / 2)

眼下已經到了春耕的時刻,今年冬天沒有落雪。

可想而知蝗災會有多麼嚴重?

幸好這都是北方鬧的,而北方出的事情朱標基本上不管。

北方的老朱自有一套處理辦法。

南方的春耕還是可圈可點!

朱標這就帶著一群人來到了田間,看著家家戶戶百姓給地裡撒上魔稻種子。

一二月份種下的早稻,六月份就能成熟。

江浙地區大多數地方都是一年兩熟。

只有廣西、廣東這些熱帶氣候帶地方可以做到一年三熟。

所以這兩個省是朱標的大糧倉。

所謂湖廣熟,天下足,就是這個道理!

江浙地區種下早稻,基本上沒遇到任何麻煩。

之前有過種番薯的經驗,老百姓對朝廷十分信任。

再加上這魔稻的耕種方法,跟之前的稻米沒有什麼區別,老百姓輕車熟路,每年的春耕任務有各大公社的領導催促著幹部班子監督著,中央六部的巡視組在下面瘋跑,沒有出現任何么蛾子。

雖說以朱標現在積攢的壽命,足足達到二十多年。

哪怕在商城裡兌換糧食,他也能用全部壽命兌換大明全國一年人口所使用的糧食,不用擔心餓死人的情況。

可要知道,那可是拿朱標自己的命去換的。

朱標還沒蠢到那種程度。

命都沒了,人亡政息,自己建立的一切還有什麼意義?

所以糧食必須要種起來,這始終是重中之重!

朱標在應天城沒歇幾天,就親自再次來到了湖廣,督查糧食的事。

然而實際上,魔稻如果能種到雲南,貴州一代,會是更好的收成。

那邊也是一年三熟,全國大糧倉!

只可惜現在北邊的事情朱標都還沒解決,更別提去跟西邊的地主階級打交道了。

這時在西南普及魔稻,卻沒做好基層工作,不是為自己做事,而是為地主階級做事。

種上的糧食全被地主給收走了,他們在拿來招人反抗自己。

這不是傻嗎?

朱標不會做這樣的蠢事。

來到廣州附近適合耕種的地方,朱標親眼看著大面積的農民蹲在田坎裡,將幼苗一個個插入田中。

種子倒是提前就培育好的,在這一點上,農戶比官府知道事。

提前就已經推出了麥苗,往田埂上插。

如今對農業技術,朱標也不是門外漢,獎勵了那麼多技術,現在的朱標可以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親自到田裡指導工作。

催芽,田間管理

幾乎就沒有朱標不知道的。

對於廣東這邊大家族社會,朱標暫時沒辦法將他們分開,就只能強徵稅了。

也就是不管你種出多少糧食,官府就要這麼多,低於這個糧食線,直接問罪!

地主階級想從中上下起手的餘地也不多。

一個多月的巡遊下來,直接下到田頭,朱標瘦了十多斤。

各級官員也同樣如此。

因為大家都知曉,打好這一場春耕仗,對於大明的重要性!

有了春耕的糧食,大明才有足夠的補給打到北邊去,打到西邊去,不至於再出現這次朱標無奈從山東撤軍的現象。

糧食才是一切的根基。

三月份春耕結束的時候,朱標終於回到了應天城。

如今經過幾個月的時間。

工部已經將電報線鋪設到了大江南北。

向北通到老朱的北京城,向西直接通到西安城,又從西安城正在往寧夏府連線。

向南,則每個省都有電報線。

剩餘的電報線正在不斷往各個府縣鄉鋪設。

有了電報線之後,驛站的工作就會大大降低,全國上下的信件都不會走驛站,卻多出了一個電報局。

設立電報局,就需要培訓電報方面的人才,建立學校。

這一點也在有條不紊的開始。

起碼朱標現在可以自信,自己一道命令下去,連村裡都能在一天內收到!

全國各省的巡撫,沒有人敢再說自己沒收到訊息了。

因為電報線都是有軍隊守著的,深埋地下。

衛所軍就駐守在電報附近,如今的衛所軍已經跟之前的軍團大有不同,朱標才撤掉了很多,留下來的人都不必再耕種,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