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中學畢業的學生,朱標對他們的要求是能夠識字、寫作文,對物理和化學有基礎的瞭解,對歷史和四書五經有基礎的瞭解。
一共只用上六年學,就能中學畢業。
然後開始考大學。
這六年之後,考上大學的學子,可以直接到各個府城或者州城,再讀四年大學。
現如今的南昌府,蘇州府,金華府這些主要的大城市,朱標都設立了官府大學。
但由於師資力量太過有限,所以每個大學每年招生的名額也很有限。
這就相當於之前的科舉了。
在六年中學畢業後,進行的高考考試,難度直接比之前翻了好幾番。
要知道中學讀完的學子,才十二三歲。
這時他們實際上已經能放到各個地方為吏了。
但如果家裡不情願,願意繼續供他讀幾年,到十六七歲再考大學,也行。
如果不願意供,朝廷自然會安排工作。
雖然工作不會太好,相當於之前的小吏,從最基層做起。
但如果要考大學,難度會直線飆升!
不僅要考四書五經,還要考歷史,數學,物理、化學。
這就是朱標真正的篩選門檻了。
能從大學畢業,才能授予官身。
聽著那公社屋後傳來的朗朗讀書聲,朱標心中別提多舒爽了。
“這一套搞下來,手下人才才算真正不缺了,儒家這個東西才能真正被掃進歷史垃圾堆裡!”
這樣鋪開,不需多久。
只需三年後第一批小學畢業生出來,大明的識字率將從之前的不到1%直線飆升到40%以上!
所謂一個國家的勝利,就是勝利在小學教師的課堂上。
朱標也不必像如今這樣捉襟見肘。
可以大刀闊斧向江南之外擴充套件...
他看著面前那兩個鄉兵,揮了揮手,一旁的錦衣衛自然趕緊遞上去驗傳。
“應天城來的?”
這兩個鄉兵一看朱標手中的驗傳,頓時嚇得向後退了一步。
抬起手就去招公社裡的負責人到來。
很快公社長走到朱標二人身前,看了看驗傳,確認無誤後點頭,“客人可以自行遊覽,如需住宿或者驛站,來我這邊批個條子就行!”
這公社長是個年輕的後生,看上去年紀約摸二三十歲的樣子,倒不是皇莊孤兒出身,而是本地讀書人。
說明這個公社早就有皇莊學子到來,建立起基礎後又調走了,讓本地的人頂上。